常州市新北区奔牛初级中学 >>绿色学校>>获奖荣誉
科技教育与农村中学生物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
发布时间:2011/10/31 0:00:0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jky

科技教育与农村中学生物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

江苏省武进区奔牛初级中学  薛惠华  

摘要:加强科技教育是农村基础教育的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在农村中学,由于其所处的特定环境,应该充分发挥其自身优势,积极开展生物科技活动。

关键词:科技教育    生物教学    有效整合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未来的祖国建设者必须具备良好的科技素养和科技创新能力,才能适应“知识经济”的挑战。作为农村中学,更要逐步形成以“科技兴农”为战略目标,以科普活动为抓手的科技教育新体系。但由于受地域因素和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村中学师生中还存在着“科技高不可攀论”和“科技无用论”两种倾向,科技教育普遍受到忽视。因此,加强科技教育是农村基础教育的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在农村中学,由于其所处的特定环境,应该充分发挥其自身优势,积极开展生物科技活动。针对农村中学实际,强化学生“科技兴农”意识,使他们学到一两门农业科技实用技术,培养农村致富后备力量。

1 、农村中学开展生物科技教育活动的优势

1.1 环境优势 农村中学在生物科技活动基础设置上有其独特的优势。首先,农村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野生生物资源极为丰富,这为我们选择一些观测考察型、栽培型和饲养型的科技活动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其次,新农村一般都有农业特色产业,这是农村人民赖以自豪的,我们若能以此选材立项,很容易得到当地政府部门和群众的支持。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特殊的条件开展各种科技活动。如“鱼儿为什么总是往上抬头?”、“杨梅果实里都有蛆吗?”、 “草莓为什么变黑了?”等项目的调查,学生觉得实用、有趣,并且充分利用了本地生物资源,投资又少,可谓一举多得。

1.2 学生优势 首先是绝大部分学生都是来自农村家庭,对常见生物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都有较客观的认识,这是城市学生所不能比的;其次是多数学生都面临着回乡务农的选择,他们想把在校学到的生物学书本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中去,这给科技活动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再者是学生中一部分能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学生,总想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  农村生物科技教育可以开展的类型

    农村中学可以开展的生物科技教育类型很多,具体有以下几种:

2.1农业科技活动类  诸如作物栽培、蔬菜栽培、果树栽培、林木栽培、花卉栽培、食用菌栽培、畜 禽养殖、水产养殖、特种动物养殖、农产品加工、动植物驯化、生物防治等。培养学生对农、林、牧、副、渔多方面的兴趣,掌握一些农业生产的技术,使他们具有一定的农村实际工作的技能。

2.2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调查  掌握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调查的方法,了解家乡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及发展经济的资源优势。诸如动植物标本采集制作、生物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及对环境适应的观察、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调查、害虫害兽和防治、益虫益鸟益兽的保护、生物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以及科技小论文的撰写等。

2.3调查、访问、参观、远足等社会实践活动  帮助学生了解乡情,增进热爱家乡的情感,诸如人口问题调查、粮食问题调查、耕地问题调查、农业专业户和生态村参观、自然保护区参观和调查等。

2.4种植,养殖类  种植一些经济植物、药用植物、花卉观赏植物。观赏动物、经济动物的饲养等。该类型由于周期长,耗时多,受经费的影响,许多家长认为这跟考试无关,所以农村中学极少开展。

3 农村中学生物教学整合科技教育的措施

3.1在生物学科课程中渗透科技教育

渗透教育要追求“润物无声”的境界,不强求“急功近利”的效果,找准结合点能提高渗透的精度。在实际操作中,我们把结合点粗略地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教材中有关科技发明以及改进技术在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运用的知识,主要向学生介绍当今科技研究成果,激发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热情。比如说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生物工程技术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可能对将来的生活带来的影响等。第二类是教材中科学发展史的知识,让学生了解、进而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比如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所设计的科学的试验程序对遗传两大定律的成功得出的意义等。第三类是教材中有关科学家生平事迹的知识,让学生了解科学家对推进科学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学习科学家不畏劳苦、善于钻研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不怕失败、敢于探索、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

3.2把生物科普宣传与科技教育结合起来

多年来,我们结合学校实际在学生中开展科普宣传,每年都开展“爱鸟周”、“消除碘缺乏病宣传周”、“环保周”和“爱科学月”的大型科普宣传活动。活动周期间,有关老师以班为单位,举办科普知识讲座,向青少年讲爱鸟护鸟,环境保护及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的知识,并组织全校爱鸟周、环保知识竞赛,爱科学月作文竞赛,通过科技专刊,班级专刊普及科技知识,还积极组织、指导有关班级召开主题班会,让同学们登台演讲以提高他们的素质。

3.3利用周边生物资源开展科技教育

结合校园绿化开展花木栽培等课外生物科技活动,美化校园,陶冶情操。成立花木栽培小组,开展花木栽培、管理、繁殖等活动,同时渗透作物、蔬菜、林木栽培技术。介绍校园常见的花木的分类和识别方法,给校园内的花木挂上名称牌;介绍常见花木的栽培和管理技术及嫁接、压条、扦插、分株等繁殖技术,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学生的实践,使学生掌握一些花木的栽培和繁殖技术。利用校园及附近的农田、池塘进行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调查,采集制作动植物标本,撰写小论文。   

生物学科教学与科技教育活动的整合,能极大地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对农村学生了解家乡的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以及发展经济的资源优势,增进热爱家乡的情感都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同时,学生学习科学研究方法,掌握一两项实用技术,也能为家乡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当然,科技教育与学科教育整合的思想观念还有待进一步开放,无论是家长、学生、还是教师总认为这样的活动会耽误学业,活动开展起来缩手缩脚。要想生物科技教育活动全面、顺利地开展起来,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加大高考的改革力度,彻底打破书本和题海的束缚。真正使学生走出课堂,融入社会。


附件

    Copyright @ 2015 常州市新北区奔牛初级中学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0201501号 技术支持:万兆科技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奔牛中天南路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