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新北区奔牛初级中学 >>绿色学校>>计划总结
常州市体育特色学校(篮球)创建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11/10/31 0:00:0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jky

常州市体育特色学校(篮球)创建工作报告

武进区奔牛初级中学

 

我校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1994年我镇中学布局调整,将原奔牛中学初中部、东桥初级中学与新奔初级中学合并,更名为武进奔牛二中,20008月,又更名为武进市奔牛初级中学。200011月,学校创建成为江苏省实施教育现代化示范初中。20101月,奔牛镇初中教育资源整合,原九里初中与奔牛初中合并成为新的奔牛初中。

学校现有30个教学班,初一有10个班、初二有9个班、初三有11个班,学生1200余人。现有教职工124人,专任教师117人。

近年来,学校坚持 “为发展而教育” 的办学理念,本着“努力把我校办成学生满意、家长放心、质量上乘、区域知名的示范初中”的办学宗旨,坚持“树人为本,质量为根,特色为翼”的办学策略,把创建鲜明的学校特色教育作为学校对优质教育的不懈追求,教学质量逐步提升,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学校各条线工作都得到了上级的肯定和表彰。连续多年荣获武进区初中教育质量综合评估一、二等奖,学校曾荣获常州市德育先进学校、常州市以法治校先进单位、常州市绿化达标先进单位、常州市百日冬锻先进学校、常州市先进团组织、武进区学校“团结、廉洁、开拓”好班子、武进区基础课程改革先进学校、武进区教育系统体卫艺工作先进集体、武进区教育系统模范工会之家等诸多荣誉称号,学校被评为武进区20052008年学校主动发展优秀学校。

在《武进区奔牛初级中学第二轮三年主动发展规划(2008.92011.8)》中,我们根据学校实际,多方征求意见,确立了“以篮球俱乐部为建制,做大做强篮球特色项目,形成篮球项目的管理、教学特色;加强学生文明行为养成教育的创新研究,形成以学生文明行为养成教育为重点的德育内容体系和目标体系,开创农村初中德育工作的新局面”的特色创建目标。下面就常州市体育特色学校(篮球)创建工作作如下汇报。

一、牢固确立品牌意识,特色鲜明。

在创建过程中,我们强化特色育人意识、特色兴校意识、特色资源意识、特色创新意识。学校的发展,从根本上说就是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我们在积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进程中,非常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随着奔牛镇教育资源的调整与整合,学校在20065月停止民办招生,正式转为一所纯公办的农村初级中学(注:我校原为武进区第一批公办民助试点学校),学校生源形势普遍薄弱。在此背景下,我们认为学校发展的根本出路就在于走特色发展之路。目前学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惟有特色鲜明的学校,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办学特色是一种十分可贵的教育资源,特色建设是通过开发潜质资源,让潜在优势向显性优势转化的过程。

1996年开始,我校就确定了“以篮球为龙头,促体育全面发展”的体育特色发展方针。篮球运动的开展,不仅能锻炼身体,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团结拼搏的精神和争先创优的意识,同时也是掌握运动与休闲的重要方式。经过多年的篮球运动的实践与发展,我校组建的男篮、女篮两支球队成绩显著,连续多年获得武进区、常州市中学生篮球比赛优异成绩。学校女子篮球队自1996年成立以来,获得武进区冠军9次,亚军4次;常州市冠军5次,亚军3次。学校男子篮球队自2001年成立以来,获武进区冠军4次,亚军3次,常州市冠军1次。学校男女篮球队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了近60名优秀运动员。

由于我校篮球运动成绩出色,被武进区教育局命名为体育传统项目(篮球)学校,多次代表武进区外出参加比赛,为学校、为武进区篮球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在此基础上,我们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因势利导,根据学校实际,挖掘校内资源,2008年开始确定了以篮球运动为突破,倡导全员健身,培养拼搏、超越精神的学校体育特色创建工作。

二、领导重视特色建设,管理规范。

近几年来,学校领导始终关注学校的特色建设工作。特别是区教育局领导和学校领导对我校篮球项目的重视更增强了我们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为此,我们一直认真贯彻执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每学期必将体育工作纳入学校的教学教育工作计划,形成由校长主管、教导处指定教导分管,到体育教研组长负责、体育老师具体实施、班主任大力协助的管理网络,同时形成了齐抓共管,分工明确,责任落实,资金到位的良好氛围。

在区教育局的关心与指导下,我校在体育工作管理中坚持努力搞好篮球运动这一区级传统项目,同时认真贯彻《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我校初一至初三年级全部开设篮球课程,每周落实2次以篮球为主的课外体育活动,体育课与课外活动的内容向篮球项目适当倾斜,开设专门的篮球兴趣课,为提高学生的篮球兴趣和篮球技术创设平台,学生中有95%以上喜欢篮球运动。抓好学校男女篮球队,坚持利用暑期和课外活动时间进行专业训练,做到训练有计划、有记载。另外积极开展群众性篮球运动。初一、初二年级篮球级际比赛已成为学校传统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学校每年上半年举行初一、初二年级篮球级际比赛,通过报名、发动、动员、比赛,来提高学生的篮球兴趣和学习篮球的热情,为学校篮球队选拔人才打下了基础,积蓄了后备力量。

学校不仅在学生中积极推广篮球运动,还在教师队伍中认真贯彻《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积极普及群众性篮球运动,丰富教职员工的业余体育活动,营造了全体师生开展排球体育活动的浓郁氛围,促进了和谐校园的建设。为此,建立了30人的教工篮球俱乐部。由学校教育工会制定教工篮球俱乐部章程,采取自愿原则进行报名,并收取一定的会费,每周星期一、星期四下午第四节课进行训练,为所有俱乐部的教职工搭建篮球运动的平台。积极开展学科组教师之间的篮球竞赛活动,并组织教工篮球队赴武进区鸣凰中学等学校学习交流,既丰富了教师的文体生活,更浓郁了学校篮球文化的氛围。

三、切实改善硬件设施,配备齐全。

学校非常重视体育硬件建设,在有限的经费中优先添置篮球等体育器材,并加强保管。我校现有标准牛皮篮球100只左右,确保学生在上课和日常篮球训练时人手一只。同时学校更重视对体育设施的建设,尤其是有意识地加强了篮球活动场地的建设。目前,我校已拥有四面室外的标准训练比赛场,确保了训练的正常开展。还在笃行楼专门开辟了一块为“篮球之家”的荣誉长廊,里面陈列了我校几年来在篮球方面的所获奖项。另外,学校还利用较好的硬件资源,有计划、有组织地实行定期对外开放,吸引篮球爱好者经常来校训练、比赛,增强了学校的篮球运动氛围和知名度。

四、全力打造教师队伍,提升教师篮球素养。

学校在重视体育硬件建设的同时,还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力打造素养全面的教师队伍。因为教师自身知识、素质及人格素养会间接地影响学生的认知、品德和行动等方面。因此,我校一直注重对班主任的篮球培训和学习。积极组织班主任学习,交流经验和心得;另外还经常有意识地组织篮球教练员有针对性地对班主任等相关教师作篮球运动知识讲座。

课堂教学是实施学校篮球特色教育的主渠道,学校对体育教师提出了严格要求:精心备课,认真上课,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体育教研组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和研究活动,互相交流切磋,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努力在教学中既突出体育学科的独特性,又重视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互补性,将篮球特色教育渗透到日常体育教育之中去。在实践中,老师们还及时总结反思,积累资料,进行个案研究,撰写论文,提升了综合素养,促进了专业发展。为了进一步打造优秀的体育教师队伍,学校在可能的情况下经常安排体育教师外出听课,特别是听有关篮球教学的实践课,还组织体育教师与省奔中体育教练员相互交流、学习,同时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培训班,学习有关篮球运动的新知识、新规则,了解篮球教学的新动态。这些举措,提高了我校教师特别是体育教师的篮球教学水平,提升了广大教师的综合素养,从而不断提高了我校篮球运动的整体水平。

五、编写特色校本教材  开拓创新

学校的办学特色是受办学宗旨规定、在贯彻办学宗旨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本校特点的办学模式,涉及理念、目标、内容、途径、方式等多方面的内容。在学校过程中,把形成与彰显办学特色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不仅可以推动学校的发展,而且可以帮助师生明确目标、调控行动,使全校师生为之而努力。其中校本课程是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全环节,可以实现学校全体成员的思想沟通,在相互交流中集思广益,总结学校课程建设的经验教训,理清学校课程发展的走向,借助校本课程的合理定位及其功能的正常发挥,来实现学校的办学宗旨、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己开发的课程,它植根于现实的教育情境,与学生、教师、学校以及所在社区的实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既是校本课程存在的理由,也是校本课程成立的条件。从实际出发,在校本课程开发中能够扬长避短,也更能够突出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形成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我校在这几年来积累的经验的基础上,于2009年编写了第一本校本教材——《奔牛初中篮球校本教材》,书上详细地介绍了篮球的起源、发展,以及学校在篮球教学方面的特色。

六.加强特色宣传活动 营造氛围

浓厚的文化氛围是特色创建工作的文化保障。我校的各职能部门、各班级充分利用升旗仪式、广播、教室电视、黑板报、橱窗画廊等宣传阵地,做好篮球特色的宣传。每学期举行一次为期一个月的体育节,在体育节中,举办了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田径运动会、广播操比赛、篮球比赛、班与班之间,年级与年级之间的篮球联赛、冬锻三项、篮球游戏、篮球传球、三步上篮比赛、大课间等等。在此期间,各班主任要及时地向学生传达此次体育节的各项活动安排,要广泛宣传、营造体育节的氛围,做到精心组织、积极参与、讲究实效;要在普及教育和普遍参与的基础上组织参加竞赛,利用体育节的活动全面提高学生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各方面的素质。更是鼓励教师发挥自身特长,积极辅导学生参加体育活动,通过体育节,提高教师的辅导水平,进一步彰显学校的体育特色。

七、积极创新训练形式,成绩突出。

篮球的训练是单调、枯燥、乏味的,我们之所以能取得一些成绩,关键在于我们的教师对篮球工作的热爱和执着。也正因为这种执着,我校的体育老师积极创新训练形式,通过几年的实践和摸索,总结出了一套符合我校实际、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大胆地将喜闻乐见的民间体育活动引入到篮球训练中,让学生在轻松中学到技术,在愉悦中得到提高。另外,在训练中我们还建立了民主、平等、互助、合作的师生关系,对队员们始终坚持多指导、多费心、多鼓励,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训练氛围。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加上学校体育特色工作抓得扎实,促进了学校教学工作的稳步提高,特别是男篮、女篮成为区、校传统运动项目后,得到了区教育局的认可,在校外也有了一定的影响。不过,面对新形势对教育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和任务,我们深有体会:未来的路还很长,任务还很艰巨,学校体育特色的任务更繁重。我们决心在常州市、武进区教育局、体育局的指导和关心下,以发展篮球特色体育为契机,依靠全体教师,一如既往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大教科研力度,在工作中更新观念、努力钻研、齐心协力、开拓创新,努力实现奔牛初中体育特色教育的新发展。

 

201012

 

                                     

 


附件

    Copyright @ 2015 常州市新北区奔牛初级中学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0201501号 技术支持:万兆科技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奔牛中天南路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