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夯实教学基础 打造高效课堂(道德与法治教研组活动四)
发布时间:2025-10-30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沈小丽

——2025-2026第一学期奔牛初级中学道德与法治教研活动四

2025年1015政史地教研组成员聚集一起,在行政楼4楼会议室进行了教研活动本次活动围绕夯实基础   打造高效课堂”核心议题展开。

回顾总结分享

陆老师针对25届中考总结,对25届采取的一系列做法进行分享:

1.学科笔记系统化:要求学生不仅记录知识,更要对笔记进行二次加工,如用思维导图构建单元框架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更为扎实,在回答选择题和基础简答题时准确率较高,答题术语更规范。

2.学习作业常规精细化:严格落实作业的“日日清”、“周周清”。对作业的书写格式、答题规范(如分点、术语化)有明确要求,并通过小组长和课代表进行初步检查,教师抽查,形成管理闭环。

3.分层教学初步探索:在作业和课后辅导上进行分层。对学优生提供拓展性时政分析材料和压轴题训练;对学困生聚焦基础概念梳理和选择题专项训练,确保合格率。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后进生转化工作取得一定效果。

4.基于试卷分析的精准教学:高度重视每一次模拟考的分析。不仅分析分数,更重点分析具体题型的失分率,例如:“时政选择题”失分多加强每日“时政快讯”积累。“漫画、图表类选择题”失分多开展专题训练,教授审题和提取信息的方法。“材料题审题偏差” 开展“审题三步骤”专项训练(划关键词、链接知识点、明确设问角度)。使教学针对性更强,学生对自己薄弱环节的认识更清晰,复习效率更高。

二、主要问题探讨

沈老师:通过与25届的对比,发现26届目前存在以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1.学科笔记流于形式:部分学生的笔记仅为机械抄录,缺乏内化和思考过程,未能将笔记真正转化为个人知识体系。考前复习时效率低下。

2.听课与作业质量有所下滑:堂互动积极性不如上一届,作业上交虽及时,但书写潦草、应付了事的情况增多,思考深度不足。

3.分层教学的精准度与落实不足:分层策略较为粗放,对中间层次学生的关注和提升策略不够有效,导致这部分学生成绩波动大,难以突破瓶颈升入高分段。

4. 试卷中呈现的具体能力短板:对于综合性、开放性更强的创新题型(如复杂情境辨析题、跨单元整合探究题),解题能力明显不足,思路打不开。材料分析能力薄弱书面表达逻辑性差不能做到“观点-材料-分析”三者有机结合,导致非智力因素失分严重。

三、改进措施:

1.深化笔记改革,从“记得好”到“用得好”

在课堂中专门留出时间,指导学生如何利用笔记进行复习、如何用红笔进行补注和反思,将笔记“用活”。

2.强化过程管理,狠抓习惯与质量

推行“课堂学习情况随机抽查”制度,对听课状态、互动质量进行及时反馈。实施作业“等级+评语”双重评价体系,不仅判对错,更对书写、逻辑、创新性进行评价。对不合格作业坚决要求“二次提交”。

3. 实施动态分层,精准帮扶建立学生成绩动态追踪档案,精准定位每个学生的薄弱环节和提升空间。组建“学科冲刺小组”(优生)和“基础夯实小组”(中生、后进生),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进行小专题辅导,内容更具针对性,实现“精准滴灌”。

4.聚焦能力短板,开展专项攻坚:

专题训练: 每周设置一节“题型专项课”,集中攻克一类薄弱题型(如图表题、辨析题、探究题),讲方法、练技巧。

审题训练在讲评课时,推行“学生讲审题”活动,让学生暴露思维过程,教师再加以引导和纠正,强化审题能力。

表达训练:推行“规范化答题模板”训练,特别是强化“分点分层作答”和“术语化表达”的要求。通过展示优秀答案和问题答案的对比,让学生直观感受差距,明确改进方向。

总结:26届初三德法备课组将在继承25届有效经验的基础上,直面新问题,采取新措施,以更加精细化的管理、更加精准化的教学、更加专项化的训练,力争实现中考目标的全面突破。

全体政史成员都表示今后按照要求做好,齐头并进、沟通合作!

 教研4.jpeg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新北区奔牛初级中学    苏ICP备10201501号-3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奔牛中天南路61号
技术支持: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