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英语学科之新课标背景下的大单元教学设计(二)
音标教学2
参与人员: 初一英语备课组全体教师
一、 活动过程详录
本周是音标教学的深化周。本次活动基于第一周的教学实践反馈,重点探讨如何通过大单元任务驱动,实现音标知识的巩固、应用与综合评价,真正完成从“学会”到“会用”的转化,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1. 教学反馈与问题聚焦
各位老师分享了上周教学成效和问题。普遍反馈是:游戏化教学极大提升了兴趣,多数学生已掌握单音素认读。但主要问题在于:
· 拼读熟练度不足:看到音标词,拼读速度慢,不够流畅。
· 迁移能力不强:部分学生无法将音标技能迁移到课本新单词的预习中,还是依赖老师带读。
陈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根源在于我们的练习量不够,且练习形式单一,缺乏一个驱动学生主动、反复使用音标的‘大任务’。”
2. 大单元任务驱动:设计“我是单词侦探”项目
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经过集体 brainstorming,决定在本周启动一个为期一周的单元项目化学习——“我是单词侦探”闯关活动。该项目贯穿整个“语音与交际入门”单元。
· 项目总任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音标工具,破解一系列语音和词汇谜题,最终完成一份“英语学习秘籍”海报,并获得“侦探勋章”。
· 本周分任务设计(与音标教学直接相关):
· 第一关:听力密室:教师朗读一段包含大量目标音素的句子或小故事,学生听音辨音,记录下含有指定音素的单词。
· 第二关:解码行动:各小组领取一份“密文”(全是音标标注的新单词),合作拼读并查出单词含义,最快最准完成的小组获胜。此任务直接训练拼读速度与准确性。
· 第三关:语境寻踪:将“解码行动”中破译出的新单词,填入一段缺失关键词的对话(如Unit 1的扩展对话)中,使其意思完整、通顺。此举将音标、词汇与单元交际语境完美结合。
3. 多元评价方式构建
新课标强调“教-学-评”一体化。我们为“单词侦探”项目设计了多元评价量表,关注过程性评价。
· 知识技能维度的评价:通过课堂观察,记录学生拼读的准确度和速度(师评);通过“解码行动”的完成速度和正确率进行小组互评。
· 合作与能力维度的评价:设计小组合作评价表,评价维度包括:是否人人参与、是否有效利用音标工具、能否共同解决问题等(自评+互评)。
· 成果性评价:最终的“英语学习秘籍”海报要求小组总结音标学习技巧、易错点提醒和收获,以此评价学生对知识的归纳和内化程度(师评+组间评)。
4. 分层教学策略研讨
针对学生分化现象,我们商讨了分层策略:
· 基础层:提供辅助工具(如音标挂图)、降低任务难度(解码更简单的单词)。
· 拓展层:提供“挑战任务”,如寻找不符合发音规律的“捣蛋词”(e.g., love, give),引导他们发现特例,培养探究意识。
二、 活动总结与后续安排
本次备课活动,我们将大单元教学理念推向深入,用一个大项目整合了音标的学、练、用、评,使学习过程目标明确、富有挑战且趣味横生。这不仅巩固了知识,更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解决问题和创造性思维等高阶能力,完美体现了新课标素养导向的要求。
下周教学重点:
1. 全面实施“我是单词侦探”项目,各老师及时收集过程性材料。
2. 完成全部元音和常见辅音的教学,重点梳理和复习相似音对比。
3. 筹备单元结束时的“语音俱乐部”展示活动,各小组将使用所学语音知识进行一个小短剧或配音展示,作为单元的终结性评价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