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七年级英语学科之新课标背景下的大单元教学设计(一)
发布时间:2025-09-28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谢瑜

七年级英语学科之新课标背景下的大单元教学设计(一)

音标教学1

参与人员: 初一英语备课组全体教师

一、 活动过程详录

本周是我们开展音标教学的第一周。本次活动旨在统一思想,明确方向,将新课标的核心素养要求切实融入到看似传统的音标教学中,并尝试将其作为我们本学期第一个大单元——“语音与交际入门单元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设计。

1. 主题发言:重温新课标,明确新方向

   我首先带领全组老师重温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关于语音知识的内容要求(三级)和学业质量描述。我特别强调,新课标要求了解语音在语言学习中的意义,并在日常生活会话中做到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自然、流畅。这告诉我们,音标教学绝不能是孤立的、机械的符号操练,其最终目标是服务于语言能力(准确拼读)、学习能力(掌握自主识字工具)和文化意识(体会语音语调的表意功能)的综合发展。我们教学的落脚点不是学生能默写多少音标,而是他们能否借助这个工具,更自信、更准确地进行口头表达。

2. 集体研讨:当前音标教学的困境与破局

   张老师提出:学生觉得音标枯燥,像学另一门语言,兴趣不高。李老师补充:即使课上学会了,脱离课本后仍不会用音标拼读新单词,学用脱节。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经过热烈讨论,达成以下共识:

   · 情境化教学:摒弃单个音标孤立教学的模式,将音标融入单词、短语、小对话甚至 chant 和歌曲中。例如,在教 /i:/ 时,不只教这个音,而是结合 “see, me, eat, tea” 等学生已会读的单词,让学生感知发音,再反向引出音标符号,实现---的结合。

   · 游戏化活动:设计音标扑克听音寻宝拼音标擂台赛等课堂活动,让学习过程充满趣味性和挑战性。

   · 工具性定位:反复向学生强调,音标是拐杖,是工具,它的价值在于帮助我们读出所有不认识的单词,减轻记忆负担。每学一组音标,立即提供全新的、符合发音规律的陌生单词让学生尝试拼读,让他们立即获得使用工具带来的成就感。

3. 大单元视角下的音标教学设计案例

   我们将音标教学置于语音与交际入门这个大单元中。本单元的总目标是:学生能运用基本的语音知识,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和日常问候。

   王老师分享了一个教学设计片段:

   · 单元情境:创办一个英语语音俱乐部,每位同学都是会员,需要掌握通关秘籍(音标)来完成各项任务。

   · 课时任务:本节课学习元音 /i:/ /ɪ/ 及相关辅音。

   · 教学过程:

     · 第一步:通过一首包含大量 “he, she, we, see” 的英文歌曲导入,让学生聚焦这些词的共同发音,引入 /i:/

     · 第二步:对比聆听 “ship” “sheep”,感知 /ɪ/ /i:/ 的区别,体会音不同则义不同的重要性(渗透文化意识)。

     · 第三步:学习对应音标符号,并分组竞赛,拼读老师提供的新词单(如 beat/bit, seat/sit)。

     · 第四步(大单元衔接):将拼读出的单词(如 name, nice, meet)运用到本单元的核心句型中:“Hello, my name is... Nice to meet you!” 进行小组对话练习。如此,音标学习直接为单元核心交际目标服务。

二、 活动总结与后续安排

本次备课活动,我们成功地将新课标理念从理论层面落实到音标教学的操作层面。我们一致认为,音标教学必须去孤立化,与词汇、句型、对话教学深度融合,并置于大单元的整体目标下,让学生清晰地感受到学习的价值和用途。

下周教学重点:

1. 集中攻克 /æ//e//ʌ//ɑ:/ 等易混淆元音,继续通过对比和情境化练习进行。

2. 设计一份音标寻宝图实践作业,让学生在家里寻找包含所学音标的物品英文名称,并记录下来。

3. 开始渗透简单的语调教学,如问候语中的升调。

 活动2.JPG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新北区奔牛初级中学    苏ICP备10201501号-3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奔牛中天南路61号
    技术支持: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