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集体备课之新课标背景下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研讨(六)
时间:2025年4月24日(第十一周)
地点:阅览室
参与人员:七年级语文备课组全体成员
主持人:彭丽君
记录人:彭丽君
一、活动背景
第四单元以"中华美德"为主题,选编了《驿路梨花》《青春之光》《有为有不为》《陋室铭》《爱莲说》五篇课文。这些作品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旨在引导学生理解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备课组围绕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展开深入研讨。
二、活动过程
1. 主持人开场
彭丽君老师首先明确了本次研讨的重点:如何通过单元教学培养学生的美德意识;写作教学"怎样选材"的具体实施;"孝亲敬老"专题活动的开展方式。
2. 单篇课文教学设计研讨
(1)《驿路梨花》
仲珂老师建议:
采用"问题链"教学法:小茅屋的主人是谁?→ 为什么要建小茅屋?→ 体现了什么美德?开展"寻找身边的'梨花'"实践活动,记录好人好事。
(2)《青春之光》
荆杰老师提出:采用对比阅读:将黄文秀事迹与古代仁人志士进行对比;设计"新时代青年责任"主题演讲活动。
(3)《有为有不为》
刘福明老师建议:重点分析"三不"原则(不义、不利、不为);开展"校园中的有为与不为"情景剧表演。
(4)《陋室铭》
吴雪梅老师强调:通过"一字立骨"法抓住"德"字展开教学;设计"我的精神家园"写作活动。
(5)《爱莲说》
金铭老师建议:采用"意象分析法"解读莲花象征意义;开展"校园植物品格"探究活动。
3. 写作教学研讨
黄佳琪老师针对"怎样选材"提出:建立"美德素材库":收集古今中外美德故事;开展"素材拍卖会":评选最典型素材;设计"一材多用"训练:同一素材不同角度运用。
4. 专题活动设计
彭丽君老师对"孝亲敬老"专题提出:实施"五个一"工程:(一次家访、
一封家书、一次家务、一个家风故事、一次敬老活动)。
5. 阅读实践策略
刘福明老师认为美德主题阅读:按"仁、义、礼、智、信"分类阅读;
名言佳句运用:建立"美德名言集锦";阅读方法指导:精读重点段落,略读辅助材料。
三、教学实施策略
1. 情境创设
设置"美德银行"积分制度;开展"美德传承人"评选活动。
2. 评价方式
过程性评价:美德实践记录册
终结性评价:美德主题征文比赛
多元评价:自评、互评、家长评
3. 分层教学
基础层:美德故事会
提高层:美德辩论赛
拓展层:美德研究小论文
四、活动总结
通过研讨,备课组达成以下共识:
1、采用"知行合一"的教学模式
2、建立"三位一体"的评价体系
3、实施"课内外联动"的教学策略
彭丽君老师强调要注重美德教育的实效性,避免形式化。
五、后续安排
1、各备课组成员于本周五前提交详细教案。
2、开展"老带新"示范课听课活动。
3、筹备"孝亲敬老"主题班会展示。
六、附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