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社团工作手册-心理社团-阳光驿站2024.2-2024.6
发布时间:2024-12-16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谢瑜

 

 

 

 

    阳光驿站     

 

社团负责人     沈小丽 查琳琳           

 

       2024.2-2024.6       

 

 

 

奔牛初级中学社团2023-2024学年工作计划

序号

活动内容

主讲人

1

撕掉标签做自己

沈小丽、查琳琳

2

爱与沟通  

沈小丽、查琳琳

3

打开五感,感受美好

沈小丽、查琳琳

4

让你的思维活跃起来

沈小丽、查琳琳

5

我眼中的自己

沈小丽、查琳琳

6

缓解社交焦虑

沈小丽、查琳琳

7

提高注意力

沈小丽、查琳琳

8

情绪调色盘

沈小丽、查琳琳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新北区奔牛初级中学社团活动记录

活动主题        撕掉标签做自己                           

活动时间 2024.2.28         地点 阳光驿站团辅活动室

活动负责人  沈小丽查琳琳  参加对象__阳光驿站全体成员 

活动过程记录:

一、谈话导入
师:什么是贴标签?贴标签:释义一:比喻对问题不作具体分析,只根据教条对人或事物生搬硬套地加上一个名目。

释义二:通过对他人(自己)给予一种简化、抽象的评价,进而对他人(自己)进行印象管理,并引导人们的行为与标签所具备的内涵相一致。

你见过哪些给别人贴标签的行为?

生:......
师:在生活中,你听过这些话吗?

(出示生活中学生经常听到的评价语,负面评价为主)。

 

二、课堂活动

课堂活动一:标签贴贴贴
1.请用不同颜色的标签纸写下别人送给你的和你自己给自己贴的标签

2.与同伴分享交流。

3.小组成员代表发言:

1)你们小组的成员都贴上了哪些标签?

2)你最在意的三个标签是哪三个?

        说说这些标签让你想到了什么事情?

        这些标签带给你的感觉是什么?

3)这些标签符合你真实的情况吗?如果不符合,你打算怎么办?

 

心知学习:标签效应

标签效应: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他就会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

   这种现象是由于贴上标签后面引起的,故称为标签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贝科尔认为:人们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成为标签所标定的人。
补充教学资料:邓紫棋演讲视频片段

课堂活动二:标签撕撕撕
你最想撕掉哪些标签,原因是什么?


课堂活动三:标签换换换
请给自己换上新的标签,重新定义自己!

 

 

 

新北区奔牛初级中学社团活动记录

活动主题      爱与沟通                            

活动时间   2021.3.4        地点  阳光驿站团辅活动室

活动负责人  沈小丽查琳琳  参加对象__阳光驿站全体成员 

活动过程记录:

1.理解和接纳自己拥有的家庭人际关系;

2.关注家庭的积极因素,用积极的思维方式转换现有家庭中的资源,促进自我提升。

活动

设计意图

内容

一、视频导入:《讨厌的妈妈》(5分钟)

通过大雄的视频片段引导出日常生活中与父母的冲突,提出问题,引出主题。

提问:你对你所拥有的家人满意吗?

引导:不少同学可能或多或少地遇到过这些和父母家人之间的冲突。我们今天要换一种方式来观察他们,从而整理一些适合自己的方式去看待和应对这些问题。对这些我们已经拥有的家人,我们可以做些什么,让家人之间的关系和谐,让自己有更好地成长。

二、小调查:我眼中的家人(5分钟)

引导学生看见与家人的相处方式。

    在你们的眼中,你们的家人在你们家庭中扮演的是什么角色?为了更好地明确我们对家人的看法,我们来做一个小调查,请按照自己的想法完成下面的问题。

1)在我眼里,TA是一个怎么样的角色?

A.管理我的统治者  B.给建议的引导者  C.说心事的朋友  D.宠爱我的长辈   E.敌人  F.漠不关心的路人甲  G.好榜样  H.其他______

2TA做过哪些符合这个角色身份的事情?

3TA做过哪些与这个角色身份完全相反的事情?

引导:对于各位同学来说,不同的家人可能扮演了不同的角色,甚至有些家人同时拥有好几个角色身份。而这些角色身份也代表着他们与我们的相处方式。

三、我的家人角色卡(25分钟)

通过活动让学生从积极的方面看待家庭关系,并从自身出发寻求缓解之道。

三、我的家人角色卡

    假如每个人的家人就是我们所拥有的一张张卡牌,那么这些卡牌都是怎么样的呢?对我们来说又能发挥什么作用呢?

1.设计家人角色卡

    选择其中一名家人,为TA设计一张专属角色卡牌。卡牌需要包含以下这些内容:

1)角色身份:角色名称+你对TA的称呼

2)人物画像:可以选择一个其他人物形象(动漫、小说、历史人物皆可)代替;可以画,可以贴。

3)人物口头禅:对你常常说的一句话

4)技能描述:可以描述TA在你们家庭中主要发挥的作用,也可把TA日常生活中常常做的事情描述成一个个技能。这些技能可以是你喜欢他的地方(加成),也可以是你最不喜欢他的地方(伤害)。可以有主动技能,也可以有被动技能。

2.如果卡牌会升级(认识自己的需求和自己可以做的事情)

1)卡牌升级

如果你获得了一次卡牌升级的机会,你希望这张卡牌的什么技能升级?升级成什么样? 将卡牌升级内容描绘在活动单对应位置。

升级可以是将原本不喜欢的部分改变为喜欢的部分;也可以将不喜欢的部分减少伤害程度;也可以是将喜欢的部分增强加成程度。

2)升级卡牌策略

讨论:为了触发这次升级机会,帮助这张卡牌尽早升级,你觉得自己可以做点什么事?

以小组为单位,先分享自己希望升级的部分,然后每个人讲讲自己可以做点什么事。有部分学生可能会觉得自己没办法让卡牌升级,这时可以请小组成员帮忙想想办法。

引导:如果我们希望卡牌按照我们想的方向升级,那也一定有我们可以做的事情来帮助这些卡牌升级。这些事情最好是比较具体的、本人可以操作的事情。但更重要的是,你要去做,去主动做。

3.升级技能探索

提问:(1)你希望的升级版技能,从来没有出现过吗?还是像隐藏技能一样,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出现过的。如果有,举例说明什么时候出现过?

2)探索原技能,是否只有伤害?有加成效果吗?如果有,请举例说明。

3)探索家人释放该技能的的真实目的。

引导:有时候我们可能会因为过于关注这些家人卡对我们的伤害,就忽略了其实也存在的加成部分。或者我们认为自己只能被动的接受伤害,但其实也可以对这些伤害做出我们的行动。

四、总结并布置作业(5分钟)

1、总结升华。

2、布置作业

对你来说,你的家人是你拥有的卡牌。对于你的家人来说,你也是他们的卡牌。想一想,他们是否也希望你这张卡牌可以升级,可能他们采取的方式我们并不满意,但他们的期待是值得肯定的。就像你对他们的期待一样。

我们的家人是我们的资源,不论好坏优劣,都可以帮助我们成长。我们无法选择抽到什么卡牌,但我们可以选择如何对待这些家人卡,如何关注到加成,以及如何将伤害转换为加成。所以为了让你的期待可以尽快实现,按照你所想的,去做吧。

课后练习:完善我的家人卡

把剩余的家人也设计成完整的卡牌。看看卡牌之间是否有一些联动,是否可以用某张卡牌的技能去应对另外一张卡牌的技能。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新北区奔牛初级中学    苏ICP备10201501号-3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奔牛中天南路61号
    技术支持: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