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适合学生发展的“三自课堂”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三年来,学校确立了“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的办学理念。“适合”指的是适合学生的认知实际,适合学生的发展需求;“发展”指的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坚持文化立校,实施科学民主、刚柔并济的学校管理,提升管理实效;坚持科研兴校,促进教师科研水平的提升,为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奠定理论基础;坚持以“决胜课堂,实施有效教学,成就教师专业发展”为教学工作思路,通过课堂转型,“三自课堂”(自学、自研、自省)探索实践,提高教师专业发展与水平;坚持以“创设活动,开展德育体验,促进学生自主成长”为德育工作思路,通过“十好教育”主题活动,引领学生在德育体验活动中获得道德认知、体验道德情感、提高道德能力、形成道德行为;健行文化逐步成为学校发展、学生成长的动力。圆满达成“把学校办成学生满意、家长放心、区域知名的农村优质学校”的主动发展规划目标。
在以往学习泰兴市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武进区横林中学的“生本教育”等基础上,融入新北区后,学校积极推进“板块三串”课堂转型,并结合学校主动发展的实际,逐步开始了“三自课堂”(自学、自研、自省)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同时通过专家引领、校本培训、行政人员和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展示课等活动,开展各学科的课堂教学观摩、展示、研讨,扎实提高课堂实效,课堂教学效益明显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也稳步提升,在市教科院、区教研室的教学常规调研中多次获得好评,2016年在新北区教育质量综合评估中获得二等奖荣誉。
三年来,学校开设了《弟子规》、《论语》、《文明礼仪》、《生命教育读本》等校本课程,自主开发了七年级《弟子规》、《文明礼仪》,八年级《论语》、《篮球文化》校本教材,纳入学校课程计划,由学校一部分教师兼职校本教材的辅导老师,同时还聘请少数社会热心人士担任剪纸、葫芦丝等辅导员,每周三下午第三节课为校本选修时间,同时在各学科中渗透传统文化、文明习惯养成教育,培养学生文明素养。
开展课题研究,提升教师科研意识。学校现有5个校级微型课题正在研究之中(英语组黄凤敏老师负责的“提高农村初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数学组文金铭副校长负责的“优化农村初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策略研究”;理化组陈志伟副校长负责的“社区家庭小实验对化学教学支持的研究”;政史地组柳琴玉老师负责的“基于班情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数学组余金培老师负责的“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理化组魏军老师的“初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实施的方式和策略的研究”课题成为省级课题“初中化学实验探究与创新素养培育的课例研究”的子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