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建立“班级—年级—学校”心理健康三级预警机制
发布时间:2023-12-14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范颖欣

奔牛初中心理危机摸排工作方案

为进步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工作,增强学生心理摸排(危机)干预的针对性、主动性和有效性,降低危机事件对学生及其家庭、学校、社会的伤害,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根据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具体目的

    1、通过心理摸排教育和宣传,加强学生对危机的了解与认知,提高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为应对危机做好准备。

    2、通过心理咨询等支持性干预,协助处于危机中的学生把握现状,重新认识危机事件,尽快恢复心理平衡,顺利度过危机,并掌握有效的危机应对策略。

    3、通过提供适时的介入帮助防止自伤、自杀或攻击行为等过激行为。

    4、通过构建心理摸排,做到心理困扰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应对,减少和尽量避免危机对学校正常工作的影响。

5、通过积极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为学生成长营造健康氛围,努力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优化心理品质。

二、心理摸排(危机干预)组成人员

组长:文金铭

副组长:恽雪锋

学校核心组成员:学生发展处主管领导、班主任、心理辅导老师。

三、心理危机摸排(干预)工作分工

心理危机摸排干预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责是:全面规划和领导我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负责好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的全面实施,成员之间分工合作、互相配合,同时互相沟通和互相学习,督促有关处室认真履行危机干预工作的职责,为重大危机事件的处理做出决策。

    1.主管领导全面组织协调指挥。

2. 班主任了解信息、稳定班级,并及时心理辅导。

3. 心理辅导老师现场疏导、干预,避免极端心理行为。

4. 摸排(干预)结束后观察和随访。

    四、干预原则

I.预防为主;   2.及时预警;  3.协调有序;   4.反馈追踪。

    五、摸排对象

    对象是我校在读的存在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具体包括:

1.通过心理健康测评筛查出来的需要关注的重点学生;

2.遭遇重大事件而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3.患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

4.有自杀倾向或既往有自杀未遂史或家族中有自杀者的学生;

5.因严重生理疾病而导致心理痛苦的学生;

6.对于身边的同学出现个体危机状况而受到影响,产生恐慌、担心、焦虑不安的学生;

7.其他有情绪困扰、行为异常的学生。尤其要关注上述多种特征并存的学生,其心理危机程度更严重,应成为重点干预的对象。

    六、心理危机摸排干预的程序

1 .摸排后,班主任应在第一时问通知主管领导,每周班主任填报信息。

2 .行政会议讨论、主管领导通知心理辅导老师等相关人员评估。

3 .按照分工迅速展开工作,班主任及时辅导关注,形成记录。

七、摸排后心理危机干预的注意事项

      1班主任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几点建议:

   1)要开朗、热情、善解人意。

  (2)要掌握一定的辅导心理学的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如关注、倾听的沟通技术,同感、尊重、真诚等反应技术,情绪调节、行为矫正等。

  (3)要以学生为主体,切忌“老师说,学生听”的知识传授式的课堂模式,要与学生一同参与辅导活动,建立和谐的气氛,给予赞许、同感、亲切、鼓励的态度。让他们把真实的感受、想法表达出来。进而给予点拨、启发和引导。

    4)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和隐私,谨慎从事、量力而行。

    2、相关人员注意:

1)危机瞬间发生,决策很重要,所有成员应绝对服从领导安排,避免拖延导致不良后果。

2)摸排有心理危机就意味风险,所有成员不能因干预无效而自责、内疚,要意识到干预的有限性。

 

                                              

    

                                                   奔牛初级中学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新北区奔牛初级中学    苏ICP备10201501号-3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奔牛中天南路61号
    技术支持: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