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牛初中“开心牛”农场活动方案
一、 指导思想
以“健康成长、快乐生活、全面发展”为根本指导思想,践行“劳动光荣”的理念,切实推进学校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正规化、系列化、常态化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二、 活动目标
1、 梳理学校校外劳动实践基地建设的一些经验体会,打造“开心牛”农场综合实践活动新布局,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之余体验劳动的收获,了解农业瓜果生长的基本常识,增强学生生活乐趣,丰富学生成长和生活经历。
2、 践行学校“健行文化”理念,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开心牛”农场瓜果种植、管理的乐趣中去,亲身体验劳动实践的艰辛与快乐,学会感恩,学会知足,学会创造。以劳动带动“五育”,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三、 活动口号
我爱劳动,我爱自然,我愿做奔牛初中的“开心牛”。
四、 报名办法
学生在班主任处自愿报名,每班20人左右,学校成立“开心牛”农场活动社团。
五、 活动内容
1、 组织学生参观学校校外劳动课程实践基地,了解各类果树的生长情况,聆听农场技术员的种植与管理的指导,增长农技知识,初步学会种植与管理。
2、 按季节适时开展赏花节、采摘节等系列实践活动,以班级为单位组织观察日记、手抄报、成果摄影等评比活动,激发学生生活情趣。
3、 开展“我喜欢的果树”认养活动,组织果树爱好者到基地认养自己喜欢的果树,制作个人认养标志牌,定期参与果树的成长管理,收获自己劳动的成果。
4、 组织开展农场亲子休闲游活动,同家长一起走进自然,亲近果树,默契亲子关系。
5、 开辟校园种植园地,学以致用,让学校的某一部分也成为农场果园,让全校师生感受果园乐趣。
六、 活动组织与评价
1、 成立学校校外劳动实践基地领导小组
组 长:陈卫元
副组长:文金铭 恽雪锋
组 员: 王建龙 王建新 沈小丽 徐玲 吴建芬及各班班主任。
2、学年度结束,组织开展对劳动实践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表彰。
2022年5月
奔牛初中“开心牛”农场活动方案
一、 指导思想
以“健康成长、快乐生活、全面发展”为根本指导思想,践行“劳动光荣”的理念,切实推进学校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正规化、系列化、常态化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二、 活动目标
1、 梳理学校校外劳动实践基地建设的一些经验体会,打造“开心牛”农场综合实践活动新布局,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之余体验劳动的收获,了解农业瓜果生长的基本常识,增强学生生活乐趣,丰富学生成长和生活经历。
2、 践行学校“健行文化”理念,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开心牛”农场瓜果种植、管理的乐趣中去,亲身体验劳动实践的艰辛与快乐,学会感恩,学会知足,学会创造。以劳动带动“五育”,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三、 活动口号
我爱劳动,我爱自然,我愿做奔牛初中的“开心牛”。
四、 报名办法
学生在班主任处自愿报名,每班20人左右,学校成立“开心牛”农场活动社团。
五、 活动内容
1、 组织学生参观学校校外劳动课程实践基地,了解各类果树的生长情况,聆听农场技术员的种植与管理的指导,增长农技知识,初步学会种植与管理。
2、 按季节适时开展赏花节、采摘节等系列实践活动,以班级为单位组织观察日记、手抄报、成果摄影等评比活动,激发学生生活情趣。
3、 开展“我喜欢的果树”认养活动,组织果树爱好者到基地认养自己喜欢的果树,制作个人认养标志牌,定期参与果树的成长管理,收获自己劳动的成果。
4、 组织开展农场亲子休闲游活动,同家长一起走进自然,亲近果树,默契亲子关系。
5、 开辟校园种植园地,学以致用,让学校的某一部分也成为农场果园,让全校师生感受果园乐趣。
六、 活动组织与评价
1、 成立学校校外劳动实践基地领导小组
组 长:陈卫元
副组长:文金铭 恽雪锋
组 员: 王建龙 王建新 沈小丽 徐玲 吴建芬及各班班主任。
2、学年度结束,组织开展对劳动实践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表彰。
2022年5月
尊敬的局领导、各位校长、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汇报的题目是:
践行“健行文化”,有效实施学校劳动教育(1)
现实背景(2)
全国教育大会指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而现实情况是见PPT。这都表明在学校开展适切的劳动教育活动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学校概况(3)
多年来,由于周边民办学校招生热度不减,学校优质生源大量流失,为此学校重新规划了学校发展愿景,调整了学校的办学思路,确立了“为学生的发展而教育”的办学理念;
倡导“健行”校园文化。“健行”语出《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取其“自强不息,发愤图强”为核心意涵。同时又紧扣“健”、“行”二字,赋予新意。“健”,强调“身心强健”,即“身体健壮、精神强健”;“行”,强调“身体力行”,崇尚“实干精神、实践意识”。健行文化,既强调“健”,也强调“行”。行,就要注重实干、实践,就是注重劳动。以此引领,进行校本课程顶层设计,包括健字课程和行字课程。行字课程,其中的一些内容,就是劳动教育
学校德育教育倡导“十好教育”,全面引领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其中第六“好”明确向学生提出“干好活”,即要求学生通过自我的劳动锻炼,提高基本的自理能力,提升自信心、自尊心、责任心、独立性和创造力,正如陶行知所说: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具体举措(4)
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提出的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的要求,充分发挥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功能,结合学校内涵发展,我们学校在实施劳动教育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组织建构(5)
学校重视学生劳动技术教育,成立了学校劳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德育的陈志伟副校长担任,外界联络及后勤保障由文金铭副校长负责,组员由教科室、德育处、教务处负责人及全体班主任组成。同时学校确定教科室李明正老师负责劳动技术教育的管理与负责劳动实践基地的建设。
硬件建设(6)
学校配备劳动技术课专用实践教室;建设学生劳动技术教育校内与校外实践基地;学校努力加大劳动教育的投入,不断丰富充实劳动技术教育资源;制定落实学校劳动技术教育工作方案。学校现有一小块学生校内种植园,校外有刘伟(新北区人大代表)家庭农场基地、新市村养殖与种植基地、常州航空职业技术学校等。
加强宣传(7)
学校通过国旗下讲话、悬挂宣传横幅、橱窗、黑板报、摄影比赛、讲劳模故事等,在学生中营造热爱劳动的良好氛围。我们的宣传语是弘扬劳模精神,讴歌劳动创造;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学习奠定幸福基石。
师资建设(8)
学校为劳技教师网上购买书籍资料,鼓励教师上网学习,组织教师与基地技术人员结对学习,定期邀请镇农科站、基地技术人员来校讲座等,不断丰富教师劳动技术教育知识,提升教师劳动技术教育能力,建设一支能胜任教学的劳技课教师队伍。
丰富课程资源(9)
学校从教育实际出发,成立学校劳动技术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小组,组长周峻,开展劳动技术课程建设工作。学校为劳动课程教师配备了《劳动技术》与《劳动与技术》教材;《草莓种植》、《瓜果栽培》、《生活中的实用技术》等校本课程正在研究、开发、完善中。
丰富劳动教育内容(10)
结合学生年龄段与身心发展的特点,学校科学确定各年级劳动教育课程内容,满足学生个人成长、家庭生活、职业体验等需要。
开足开好校内劳动课程(11——12)。
针对七年级学生,由劳技课教师与基地专业人员实施,主要是传授劳动知识与技能,培养劳动意识,提高劳动技术能力。
开发开设实践类选修课程(13)。
针对八年级学生,充分结合本地资源,开发开设剪纸、小制作、园艺、种植等劳动实践类拓展课程。
开展校外基地实践活动(14)。
七、八、九年级全员参与。不定期组织学生分批参加基地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边学边做,边做边学,学以致用。
拓宽校外劳动教育实践渠道(15)
学校充分利用学校校外教育基地及其他社会资源,结合学生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团队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组织学生开展家务劳动、学工、学农活动,不定期组织学生分批走进奔牛镇润源经编有限公司、刘伟农场、新市村新农村、常州航空职业技术学校等基地,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阅历,感受时代、生活的变化,激发学生努力读书,回报社会、回报祖国的意识。
学生在家劳动场景(16)
学生赴基地活动场景(17)
学生在航空技校参观实训场景(18)
学生社会服务及志愿者活动(19)。
组织实施劳动教育实践评价(20)
制定《奔牛初中劳动教育实践评价细则》,充分发挥劳动技术教育评价的作用,展示学生劳动的技术成果,评价每个学生的劳动教育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劳动中值得肯定和赞赏的地方,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开展“最美劳动”摄影比赛及“劳动标兵”评选活动。
成效及影响力(21)
1.促进学生在劳动实践的苦与乐中,既锻炼了身体,又增长了农业知识、自然知识、社会知识。
2.亲身劳动的体验,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自然、接触社会,感受自然与社会信息,促进学生学会感恩,更加珍惜眼前的学习生活,从而以饱满的斗志、充沛的精力去应对学习与生活。
3.增强了学生劳动光荣的观念,提高了学生的劳动技能,增强了学生的组织纪律和集体观念,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不怕困难、敢于胜利的作风。
4.促进学生体恤父母日常劳动、工作的艰辛,激发学生的孝心、爱心。
5.丰富了学校劳动教育内容与形式,有效落实与完善了学校劳动教育校本课程。
劳动锻炼了生活技能(22)
劳动净化了校园、家园(23)
劳动陶冶了美好心灵(24)
2020年学校主要荣誉(25)
江苏省智慧校园 常州市融合教育试点学校
常州市劳动教育示范学校 新北区中小学素质教育综合评估二等奖
新北区初中教学质量综合评估优秀奖
后续发展思路(26)
1.继续完善学校劳动教育实践方案;
2.不断加强学校校外劳动教育基地建设,丰富校外劳动基地资源;
3.不断完善学生劳动教育评价机制;
4.研究开发2本劳动教育的校本教材;
5.学用结合,扩大校园学生种植园地。
常州市新北区奔牛初级中学
2022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