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牛初级中学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评价标准
一、课程教材开发评价标准
合格标准: 60分
①有课程开发方案,见反面案例(10分)
②教材:有封面、有简介、有目录、有12个教学设计,教学设计40分,其他10,少①②中任一项为不合格。
良好标准:(合格标准基础上)60+20分
①符合学校立人教育的总体目标,符合学生发展实际。(10分)
②教材内容组织好,层次分明,教材框架清晰。(10分)
优秀标准:(在前两项达标的基础上)80+20分
教材编排新颖、有特色,栏目形式多样设计科学,学生活动设计合理且形式多样。(20分)
二、课程实施过程性质量评价标准
评价维度 | 参考依据 | 分值 |
过程性评价 | 巡课管理(包括考勤、课堂管理、认真程度) | 30分 |
部门布置任务完成情况 | 30分 | |
结果性评价 | 教材编写情况 | 20分 |
课程成果 | 10分 | |
评价主体多元 | 自我评价、同行审议、同时参照学生的课程满意度调查和学生家长的课程意见 | 10分 |
1、学生学习评价办法
①考核方式:纸笔测试、作业、作品展示、竞赛成果等。同时兼顾过程性考核。原则上评ABC等级。
②主体多元:学生自评表、小组自评表、教师评价相结合。
③每学期结束将考核结果报给班主任载入学生成长档案袋。
2、学校对优秀融合课程和教师进行奖励。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成熟的课程将固定为校本必修课程,并给予考评优秀的教一定
的物质与精神奖励,逐步使综合课程走上制度化和规范化,促进从事课程开发和教学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确保校本课程专职师资质量,从而保证融合课程的教学质量。学校鼓励教师自编综合课程教材。
3、评价建议
积极尝试档案袋评价、表现评价、自我评价、同伴互评、考核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评价采用定性为主、定量为辅的等第制和学分相结合。因融合课程采用走班制教学模式,所以学校要加强对融合课程的管理,防止学生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将采用定班级、定地点、定学生干部(班长、课代表、小组长)、定时间等,建立学习活动记录手册,确保学生能认真进行融合课程的学习。
常州市奔牛初级中学
2019年8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