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奔牛初级中学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评价标准
发布时间:2022-12-08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文金铭

奔牛初级中学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评价标准

一、课程教材开发评价标准

合格标准     60 

有课程开发方案,见反面案例(10分)

教材:有封面、有简介、有目录、有12个教学设计,教学设计40分,其他10,少中任一项为不合格。

良好标准:(合格标准基础上)60+20

符合学校立人教育的总体目标,符合学生发展实际。(10分)

教材内容组织好,层次分明,教材框架清晰。(10分)

优秀标准:(在前两项达标的基础上)80+20

教材编排新颖、有特色,栏目形式多样设计科学,学生活动设计合理且形式多样。(20分)

二、课程实施过程性质量评价标准

评价维度

参考依据

分值

过程性评价

巡课管理(包括考勤、课堂管理、认真程度)

30

部门布置任务完成情况

30

结果性评价

教材编写情况

20

课程成果

10

评价主体多元

自我评价、同行审议、同时参照学生的课程满意度调查和学生家长的课程意见

10

1、学生学习评价办法

考核方式:纸笔测试、作业、作品展示、竞赛成果等。同时兼顾过程性考核。原则上评ABC等级。

主体多元:学生自评表、小组自评表、教师评价相结合。

每学期结束将考核结果报给班主任载入学生成长档案袋。

2、学校对优秀融合课程和教师进行奖励。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成熟的课程将固定为校本必修课程,并给予考评优秀的教一定

的物质与精神奖励,逐步使综合课程走上制度化和规范化,促进从事课程开发和教学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确保校本课程专职师资质量,从而保证融合课程的教学质量。学校鼓励教师自编综合课程教材。  

3、评价建议

积极尝试档案袋评价、表现评价、自我评价、同伴互评、考核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评价采用定性为主、定量为辅的等第制和学分相结合。因融合课程采用走班制教学模式,所以学校要加强对融合课程的管理,防止学生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将采用定班级、定地点、定学生干部(班长、课代表、小组长)、定时间等,建立学习活动记录手册,确保学生能认真进行融合课程的学习。  

                                              常州市奔牛初级中学

                                               2019830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新北区奔牛初级中学    苏ICP备10201501号-2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奔牛中天南路61号
    技术支持: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