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心理辅导--03值班记录
发布时间:2022-12-07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范颖欣

            奔牛初级中学心理辅导记录表

(涉及学生隐私,请注意保密)

编号:202201

时间

              2022418日  

对象

                 八(10)班 南某某

 

问题表现

南某某(化名),女,14岁,初二。来咨询室是因为最好的朋友陈某某要和她结束友谊,这让她难过万分,不能接受。陈某某是她同班同学,从上初中开始关系就很要好。上周一放学回家路上,南某某一直和另外一位同学有说有笑,没和她讲话,她觉得受到冷落,有点生气,当时一个人走掉了,没理睬陈某某,随后连续几天互相不搭理,周五陈某某写小纸条给她说决定不再和她做朋友了。

班主任反映南某某偏内向,很安静,看起来心事很重,不爱参加集体活动。有几个关系还不错朋友,在班级里没有被排挤现象。学习成绩一般,能够按时完成作业。

 

原因分析

南某某主动寻求心理帮助,自知力完整,知情意统一,说话无逻辑混乱,无感知觉异常。小雨由于现实的人际关系问题出现悲伤、焦虑、自责等负性情绪,情绪反映强烈但还未泛化;时间较短;对学习、生活功能有一定程度影响。初步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辅导对策及过程

(一)建立咨询关系,宣泄负面情绪

采取来访者中心疗法,通过倾听、共情、积极关注等咨询技术与该学生逐渐建立起信任、安全的咨询关系。想要解决问题,首先要处理好情绪,从她走出宣泄室后的表现来看,她仍积压着许多负情绪。

我告诉她,人在非常悲伤的时候容易把事情想得很糟糕,并向她介绍了几个情绪宣泄的方法,希望她回去尝试一下。

此次咨询结束,她情绪状态虽稍有些好转,但从她的神情和讲述中依然感到明显的难过、焦虑和内疚感。宣泄只是为积压的情绪暂时找到了一个出口,想让她走出这片“雾霾”,还需要找到问题症结。

(二)探讨问题,找出症结:

从表面看,她的问题是初中生常见的人际关系矛盾,但从小雨强烈而复杂的情绪反应来看,问题似乎并不简单。

从与她的谈话中看得出来,她个性敏感、自卑、内向、被动,她一直担心朋友会弃她而去,这是她焦虑、自责、抑郁等情绪的来源;她渴望朋友更多的关注和重视,但她不敢直接、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我感觉她的个性和问题可能与其成长经历有关。

(三)追根溯源,成长之需:

在我的询问下,她向我讲述了她的成长经历。她排行老大,成绩优异;弟弟还在上小学。 由于爸妈平时工作忙, 加上重男轻女思想,平时学生不仅要兼顾学习,还要承担家庭部分家务,心理负担较重。

该生是家中老大,家庭的关注与焦点会习惯性偏向最小,使得即使身处在爸妈身边的她,也难以与爸妈建立亲密、信任的情感连结,个性也变得自卑、敏感、内向。该生对陈某某强烈的情感依赖也正是源于其对关注与爱的强烈需求。

(四)认知领悟,信心训练:

处在青春期的南某某希望得到朋友的关爱、重视,这本是正常的情感需求,但与父母微弱的情感连结使得这一需求太强烈,让她变得过分依赖和粘人;由于自卑、敏感、被动而内向的个性,她习惯性采用生闷气、不理睬这样的方式寻求关注和重视。解决小雨的问题,首先应采用认知领悟疗法,让小雨领悟自身行为背后的心理意义,改变认知方式,缓解症状;其次,要帮助她建立信心,主动、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形成积极的沟通模式。

 

辅导结果

南某某与陈某某同学重新做回了好朋友,感觉关系更亲密,自己不再会“小心眼”“生闷气”“紧紧黏着她”,陈某某确实也把自己当成好朋友。在家里与爸妈交流也多了一些,有时候还会开妈妈的玩笑。同学和老师的评价:小雨开始和其他同学交往、玩耍,变得开朗了一些。

 

奔牛初级中学心理辅导记录表

(涉及学生隐私,请注意保密)

编号:202202

时间

              2022320日  

对象

                 七(7)班 徐某某

 

问题表现

小锋(化名),男,初二年级学生。小锋母亲幼师毕业,曾在幼儿园工作,现在某公司做文员。父亲是司机,工作很忙,对孩子的管教较少,主要由母亲负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小锋是独生子,在读幼儿园大班的时候就经常说自己感觉孤独,想有个弟弟或妹妹,要求母亲再生一个。从去年12月份开始,母亲工作变得繁忙了,父母陪伴小锋的时间也有所减少。小锋的孤独感越来越强烈,出现了逆反心理,原本优异的学习成绩现在也退步得很厉害。母亲对小锋有较高的期望与要求,除了完成学校的作业外,还另外布置了练习题,但是小锋并没有乖乖地按照母亲的要求去做,因此产生了矛盾冲突,小锋还做出了惊人的举动:冲到厨房,拿出菜刀,想要自杀。父母这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他们希望心理老师能给予指导。

 

原因分析

    在刚接这个案例时,班主任和小锋的父母都认为是小锋心理有问题。其实小锋只不过是“被认定的患者”,其整个家庭才是真正的病人,小锋的过激行为只是家庭这个病人的一个“症状”而已。这个案例适合采用家庭治疗,通过在家庭成员内部促进谅解,增进情感交流和相互关心,使每个家庭成员了解家庭的病态情感结构,纠正其共有的心理病态,改善家庭功能,产生治疗性的影响,达到和睦相处的目的。

 

 

 

 

 

辅导对策及过程

 1、了解原因:与家长、小学老师、同学交谈,从而了解他的心理状况、问题行为产生的主客观原因。

2、在第一次见面时,小锋略显紧张,一段时间后才慢慢放松。小锋说在家里他经常感到孤独,没有人陪他玩;在学校有好多朋友,没有这样的孤独感。当问起自杀的事情,他说自己只讲过两次,都是因为写作业引起的,其实自己并不想自杀,只想吓唬一下妈妈,她总是逼自己写作业。母子的矛盾显而易见是由于母亲望子成龙,布置过多任务,但是儿子有惰性,不听从母亲的命令造成的。

3、设计体验活动:读名人刻苦读书的故事,如“鲁迅嚼辣椒驱寒”“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由于小锋年纪小,我要求妈妈讲解给他听,这样也能增强他们的亲子交流。小锋是个聪明的孩子,一点拨就明白了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不是为别人而学,明确了学习的目的。然后我再让他闭上双眼,想象如果自己不认真学习将来会是什么样子,他想到了许多,深刻体会到没有用功学习后果将很严重,调整了以前的错误认知,并下定决心向名人学习。

 

辅导结果

由于老师、家长、同学的密切配合,家长反馈小锋的变化很大,比以前乐观开朗了,成绩也提高了,亲子关系也融洽了。

 

 

 

 

奔牛初级中学心理辅导记录表

(涉及学生隐私,请注意保密)

编号:202203

时间

              2022515日  

对象

                 九(7)班 李某某

 

问题表现

小雨(化名),男,15岁。

个人陈述:学习越学越迷茫,压力很大,距离自己中考只有一个月,却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里。以前我以为是做题技巧的问题,于是回家不停地刷题,效果不明显。考完试,我发现丢分的题我都会做。在考场上我的心跳会越来越快,自己试图加以克制,但没有效果。曾经到医务室请医生开速效救心丸,开始服药的那段时间有效果,可是后来就没有效果了,症状越来越严重。别的同学都羡慕我家庭条件好,可是我却感觉压力很大,父母对我做了很多过分的事……我要靠自己的能力去证明自己。

班主任陈述:小雨平时做事认真、严谨,为人稳重、善谈。家庭条件很好,从小喜欢搞研究, 他善于思考,自主性强,有自我规划,成绩处于年级中上等。

 

原因分析

1.家庭条件较好,父母望子成龙,对他期待过高,给他造成了较大的压力。

2.班级学习氛围紧张,竞争激烈,老师对学生要求高。

3.小雨自身的原因

1)追求完美,性格内向、执着。

2)有一些不合理观念,例如,他认为如果考不上理想学校,就很没面子,会被人看不起。

3)有持久的负性情绪记忆:每次月考,一进入考场就胸闷、心悸。

 

 

 

 

 

辅导对策及过程

   考试焦虑是焦虑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以担心、紧张和忧虑为特点的复杂而持续的情绪状态,在考试情境里被激发,受个体认知和评价能力、人格倾向与其他身心因素制约。小雨认知能力强,主动求助愿望强烈,对自身问题有一定的思考,改变愿望强烈。先后进行了两次心理辅导,效果良好。

第一次,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心理教师通过摄入性谈话和观察,收集小雨的相关情况,明确问题产生的原因、严重程度,并进行放松训练。

第二次,进行深入放松训练,采用合理情绪疗法修正小雨的不合理信念,使他对自己的现状有合理的认识。

 

辅导结果

经过辅导,小雨明确了自己问题的根源在于不合理观念——“如果考不上理想专业,考不上一本,就会没面子。通过驳斥和辩论,转变为理性信念——“只要我尽力了,对自己负责就可以了。”“如果高考进不了一本院校我喜欢的专业,那我还可以考研、考博,继续努力。”“优渥的家庭条件是我成长的资源;父母的要求,是他们的事,我只要努力就够了。

在后续的学习和考试中,小雨不断调整自己的认知和情绪状态,学习状态越来越好。

 

 

 

 

 

奔牛初级中学心理辅导记录表

(涉及学生隐私,请注意保密)

编号:202204

时间

              2022420日  

对象

                 八(2)班 王某某

 

问题表现

求助者小琳,女生,初二年级。

平时成绩较好,父母是公务员和教师,对她期望很高,对其教育非常严格,观念相对保守,同龄朋友较少,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人格特征:内向、敏感,追求完美。

 

原因分析

求助者衣着整洁、朴素,年貌相符,身材较瘦,进入咨询室时步态平稳,但神情有点紧张、焦虑。咨询过程对答流利,语速较快,能叙述自己的问题。该求助者的主导症状是焦虑和恐惧情绪,从对数学考试焦虑开始,希望能退学重修,但尚未泛化,有求治愿望,可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辅导对策及过程

辅导的第一个层面:情绪上的宣泄——倾听求助者的倾诉,让求助者将压抑的不良情绪体验宣泄出来。咨询老师给予了她无条件的心理关注和尊重,由于小琳的心理压力主要来源于学习过程中的高竞争和高挑战性,负性情绪大量积压而没有得到合理宣泄,最终产生强烈的应激行为。通过倾诉、哭泣、娱乐等方式将内心的负性情绪发泄出来,小琳完全宣泄了自己的情绪,咨询者认真倾听,并给予安慰。

辅导的第二个层面:情绪上的放松——运用放松技术,与来访者建立起信任、合作的伙伴关系。预约五周,每周两次,每次50分钟。在这一阶段让求助者暴露问题,逐步认识到自身的问题,找到问题的症结,在与咨询者的交流中获得愉悦的情绪体验。指导当事人弹性地执行作息制度,使生活、学习能愉快轻松进行,为以后的咨询过程创造条件。

辅导的第三个层面:认知上的转变——围绕澄清来访者心理困惑及问题开展的咨询。

辅导的第四个层面:行为上的改变——围绕克服考试焦虑的辅导,针对性的行为矫正。与求助者讨论在学习过程中面对的压力及恐惧感的应对方法,通过放松技术,给予心理陪伴。将心理咨询比作一次“心灵旅程”,那么每一位求助者都是“心旅人”,不需要太多的言语交流,就能够帮助他人减少孤独感。

   辅导的第五个层面:习惯的养成——终止期。此阶段为终止期,解决求助者在咨询过程中形成的依赖心理,促使个体学会自主地面对和适应现实生活。

调整人际关系,改变不良社会认知。小琳很多时候处于一种外在压力大和内在要求高、又相对孤立的状态,改善人际关系可以有效消除焦虑滋生土壤。鼓励小琳培养自己的生活乐趣,经常花点时间主动接触别人,逐渐改变封闭的生活方式。要用积极思维考虑问题,在出现不能应付的事件时,保持放松,遇到挫折使用自我质辩来提升自信。还要多参加活动,不要每天坐在自习室里,经常锻炼身体,注意饮食,改善睡眠等。

 

辅导结果

经过辅导, 在后续的学习和考试中,小琳不断调整自己的认知和情绪状态,学习状态越来越好。

 

 

奔牛初级中学心理辅导记录表

(涉及学生隐私,请注意保密)

编号:202205

时间

              2022526日  

对象

                 八(5)班 张某某

 

问题表现

来访者:佳佳,女,15岁,八年级学生,主动求助。

来访者按照约定的时间准时前来,在交流中全程语言流利,思维清晰,问答完整,自知力完整,对事件的回忆和描述基本完整清晰,无幻觉妄想,并且求助目标清晰。但是在交谈中,情绪较低落,有较明显的焦虑和无助表现。当涉及个人成长和自我评价时,来访者情绪较激动。

班主任反映:该生在八年级时进入本班级,学习上总体看来较认真,没有发现影响班级的行为,成绩位于班级上游,如能坚持并提高学习效率,成绩还有不少进步空间。但是该生对成绩不满意,有时还会因此闹脾气,影响了学习效果。和同学关系不错,但是有时也会有些小矛盾,和老师交流无异常,在老师面前听话乖巧。

 

原因分析

    来访者表现出情绪低落,自我评价消极,但未影响正常社会功能且未泛化,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根据来访者的表述和症状,判断来访者为学习动机过强导致的情绪障碍,属于一般心理问题。

 

 

 

 

 

辅导对策及过程

第一次辅导:了解心声,宣泄情绪

咨询师开放而接纳的态度,使得佳佳感受到理解和认可。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咨询师邀请佳佳讲述更多关于自己学习的经历和感受,佳佳在回忆和倾诉的过程中,既宣泄了情绪,也使咨询师了解到来访者的更多信息。

第二次辅导:不合理信念的觉察和澄清

本次辅导在简单询问来访者近一周的情绪状态后,主要围绕来访者关于学习的不合理信念展开。来访者关于学习的不合理信念开始得到澄清和反思,但来访者并没意识到这些想法背后自己的真正需求是什么。因此,咨询师邀请来访者下周再次来访,来访者同意。

第三次辅导:需求和接纳

来访者学习动机过强,一方面是对学习有不合理信念,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行为背后有心理需求。从第一次辅导中来访者提供的家庭信息来看,她行为背后的需求与获得家人的关注和肯定有关。因此,第三次辅导主要围绕来访者的家庭关系,帮助来访者意识到自己的真正需求以及提高对自己的接纳程度。

第四次辅导:改善和反馈

访者因学习困扰而来,但前三次辅导都没有针对来访者的学习方法展开。而这次来访,佳佳主动提及自己对学习方法的反思。虽然无法判断这个因素对于学习退步起到了什么影响,但是她愿意自省并发现问题,这也是成长的表现。

 

辅导结果

老师反馈:该生一直认真努力,但是最近变得更自信了些,对待同学和善了许多,不像以前那么敏感,在教室中看到她开心積极的时候更多了。

通过四次辅导,来访者的情绪和心态都得到了积极的转变,生活和学习的适应能力得到较大提升,辅导目标基本达成。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新北区奔牛初级中学    苏ICP备10201501号-2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奔牛中天南路61号
    技术支持: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