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当前位置: 首页>>化学家园>>电教课题>>结题材料>>文章内容
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10-12-30   点击:   来源:常州初中化学家园   作者:维护账号


[导读]工作报告

工作报告1.rar

信息技术在化学课外辅助教学中的应用

课题结题工作报告

奔牛初级中学

执笔:魏军  谢青

课题管理网站: http://{域名已经过期}/weijun/index.html

一、指导思路:

1、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的核心是以学生为本

提倡自主、探究、创新与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因此成为当前信息化学习环境的首要任务。以学生为本的信息化环境建设必须从学生出发,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全方位的发展。

2、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要促进全体教师能力的提高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与组织者,在教学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学校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在教育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教师掌握信息技术的能力水平,在信息化学习环境中组织教学的能力水平,对学校信息化教育的发展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在构建信息化学习环境时,要为提高教师的能力水平着想,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要有利于教师有效掌握与运行这一环境,从而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

3、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要以改善和提高教育质量为最终目的

学习环境是为学习活动的顺利有效地进行而开展的,它的目的是促进学习达到最优的学习效果。同时,学习环境作为教学系统中的一部分,其主要目标应是改善和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其目的就是促使有效学习的发生。信息化学习环境也不例外,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环境尤为如此。

二、工作思路:

首先搭建整个校园网络系统的整体框架,对相关研究人员进行培训,对相关资源重新分类;其次,引导教师和学生参与信息化学习资源的建设,建立长效管理的机制;第三,信息化学习环境的建设和利用是一个互动的、相辅相成的、螺旋推进的动态过程。最后,研究的全程注意采用调查、讨论、研究的方式保证研究的真实有效。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过程:

奔牛初级中学从07年初起我校的电脑房、班班通、电子阅览室、局域网等现代化教育教学硬件设施,09年改薄成功,但在教育信息化中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主要原因是非常缺乏这方面的教学研究、教学平台支撑软件及丰富的教学资源。每个教师电脑中都有大量的资料,但缺乏条理*,没有很好的整合。

我们于2005年5月,选择了“信息技术在化学课外辅助教学中的应用”作为研究课题。回顾本课题开题以来的研究历程,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规范研究过程的管理:

确立工作阶段,按照要求有序开展工作:

第一阶段(2005.7-2006.9)准备阶段:

制定课题计划,落实人员分工,对课题研究方案设计进行论证,组织人员学习课题研究的理论,通过学术沙龙进行研究与分析。

第二阶段(2006.9-2008.10) 初步实施阶段:

常州初中化学家网,初步形成相对稳定的信息化学习环境。通过从动易到捷扬和Moodle平台的搭建,逐步形成相对固定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外网通过http://{域名已经过期}/weijun访问,主要用于学生教师在家的自主学习。内网通过http://192.168.3.68/moodle/来访问,主要是便于老师的备课和学生教师的校内网络学习。通过研讨课、讨论座谈等形式的开展研究活动,及时发现研究中的问题,调整和改进研究的方案、计划,及时总结,初步规范我们信息技术辅助化学教学工作,形成多个“webquest”案例。

1.进行网络上化学素材*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现在网络上化学素材*课程资源非常丰富,我区的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也掌握了基本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我们化学组分配了的任务,要求承担人教版九年级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材几个单元的素材*课程资源的搜集,搜集的内容主要包括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化学史料、日常生活中生动的自然现象和化学事实、化学科学与技术发展及应用的重大成就、化学对社会发展影响的事件和可供课堂使用的CAI课件以及有助于学生理解化学知识的音频、视频、素材。各校分头到网上搜集化学素材*课程资源,再定期集中交流归类整理,搜集整理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次我们将各校搜集的素材*课程资源加以汇总,发现不少学校对“素材*课程资源”的概念理解不到位,只从方便老师教学出发,将网络上相关教材的教案、试卷、课件等搜集起来,我们认为这与我们研究的宗旨不相吻合,不利于老师的教学。于是我们召集课题中心组开会,重申资源搜集的要求并作出了示范,对于不合要求的素材*资源,我们再要求他们在一定的时间段内重新搜集整理,并上传至学科网站以及公用邮箱供全区教师共享。

2.是进行网络上化学素材*课程资源利用的研究。开发课程资源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因此在开发素材*课程资源的同时,课题组成员在化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已开发的化学资源进行教学,课题组通过研究课、展示课、案例分析、教学设计评比等多种形式开展研究,探求郊区初中化学课堂上素材*课程资源利用的基本方法与模式。

3.在实践中提升信息化应用意识

3.1 Moodle 平台的认识与安装

Moodle 为教师提供信息化课程设计环境、网络施教环境、网络教学活动环境。为学生提供虚拟课堂的学习环境、参与教学活动环境、自主*和研究*学习环境。为教学资源的共享、优化、积累提供平台。全程记录学生的学习活动,便于学生复习、总结,也便于教师分析。 Moodle 安装由信息中心赵翔宇老师主要负责,为了提高系统运行速度,准备了一台学校最好服务器,经过多次测试和请教相关专业人士,目前系统运行正常。

3.2 课程的创建

3.2.1设置新用户 ( 教师 ) 。以管理员身份登录,在页面左边的管理菜单中,单击“添加一个新用户”。

3.2.2设置新课程。在管理菜单中,选择添加新课程页面。此处填课程名如“身边的物质”, Moodle 的课程格式有三种:星期格式、社区格式和主题格式。接下来为该课程添加教师,单击黑色箭头把刚才添加的用户指定为该课程教师,设置完成后退出该系统。

3.2.3置课题内容。用新建的教师账号登录,进入自己的课程管理页面,在页面左边的管理菜单中单击“打开编辑功能” ,对本课程进行管理。打开设置功能,对本课程的类别、名称、课程概要、格式和密*等项目进行设置。

文章Tag: 工作报告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新北区奔牛初级中学    苏ICP备10201501号-3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奔牛中天南路61号
技术支持: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