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常州市新北区奔牛初级中学 >>图书馆>>网络拾零>>精妙网文
对不起李煜和苏轼
发布时间:2010/4/1 0:00:0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我们今天总有本领能把李煜和苏轼们涂抹成另外的样子,我们的学校里确实在用另外的方法培养学生们的想像力,这让我们始料未及,猝不及防。这让我们对不起李煜、苏轼他们。

 

对不起李煜和苏轼

王廷鹏

 

据说与美国孩子相比,中国孩子是聪明的,但中国小孩缺少想像力。一碗过咸的饭,我们要追讨庖者为何用盐来谋杀味蕾,缺少想像力的国家,自然爱往学校探寻,为何我们的教室都是沙漠,长不出想象力来。

这也是困惑我的问题,但几件新近的事情,让我既噎又呛,我借此明白原来学校里想象力实际上是野草般生长的,却又增加我的负疚感。

去老师家聊天,和上六年级的小师姐一起发牢骚,她告诉我自己已经不能忍受小学的语文课,尽是粗鄙和恶俗的套路,语老师在戕害她的想像力。小师姐在这个省会城市某师范大学的附属小学读书,这里号称全省最佳小学之一。她的母校积极推进国学教育,让我们这些面对古诗文的半文盲艳羡不已,他的语老师卢某为他们深情诠解李煜《虞美人》名句“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话说那李煜国破家亡,宫廷为他人占据,家园易手,胜利者随意处理他原来的家,把玉砌雕栏涂抹成红色,李煜虽然哀伤却充满无奈。

家师是古代文学学者,这些东西打小都教给自家姑娘。小师姐说,老师讲到这些的时候,小同学中有人叹了口气,表示与古人感同身受。她强忍住自己的惶惑不敢声张,只能回家告诉自己的父亲,讲给我这个满腹牢骚的师弟。实际上,我宁愿相信这是那位卢姓语老师的戏谑,毕竟把二十一世纪的油漆抹到十世纪的富贵诗人脸上太过后现代也太无耻。李煜的《虞美人》能有如此全新的解释,若无丰富的想像力,实在不容易解读成这样,我也从这里明白什么叫做“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这同样也是当代人的悲哀,我们这代人没有机会这么早接触这些美丽的诗句,但同样,那些优美的句子也不会如此早被侮辱。今天媒体发达,各地想要成名的学者们把那些优雅的诗人们想像成酒鬼和变态。这时候我们才会明白,不是我见犹怜的美女处处都会受欢迎,国色天香的女子,落在匪类手中,他们不会拉着你一同看今夜月色,叹明日黄花。此后我常常能想起满脸油漆的李煜,我觉得对不起李煜。

妻子是个大学语文教师,最近刚结束他们学校英语系大学语文考试。昨晚她绝望地告诉我,她心里很悲哀,很少见她有这种极端靠近绝望的沮丧。她说她给学生们讲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当了这些年教师,她讲到这首词时还是会充满感情,轻轻念“不思量,自难忘”时,人的感情在讲台上都会凝固。这些都是当年读中文系时烂熟的诗词,可苏轼到今天还在一遍遍向我们展示他天才的哀伤,妻子在课堂上竟然都有些情难自禁。在考卷中,她要求学生们分析这首词,而学生们写在卷子上的:“这是一首战争词”“苏轼的凄惨是自作孽”“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如此看,苏轼在十一世纪的时候,就已经有了预感,他若活在今天,一定是“无处话凄凉”。妻子这两天都在哼哼,说她对不起苏轼。

今人读古人诗,其实有点像清幽的约会,畏惧的是这种没有底线的戏谑,像是在花月之下,本想偷碰一下羞赧的小姐的纤手,却摸到老妈子的臭脚。凭借这种疯狂到无耻的想像力,我们今天总有本领能把李煜和苏轼们涂抹成另外的样子,我们的学校里确实在用另外的方法培养学生们的想像力,这让我们始料未及,猝不及防。这让我们对不起李煜、苏轼他们。

(选自200912月《杂文报》)

附件

    Copyright @ 2015 常州市新北区奔牛初级中学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0201501号 技术支持:万兆科技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奔牛中天南路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