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一)加强安全防范工作,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
每月对学校各室、食堂及运动场地的电器线路、装置、设备、天然气,特别是周界报警、校园监控的安全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隐患,切实做好防火、防盗、防触电工作。
按教育局的配备保安标准,裁减一名了保安,仍能严格落实门卫工作制度,把好校园进出关。
1、配备必要的安全防范器材;
2、严格询问登记制度,非本校学生和工作人员必须有完备的登记手续和正当的理由方可进入校园;
3、严禁将非教学所需的易燃易爆物品、有毒有害物品、动物、管制刀具和其他可能危及学校财产,师生生命安全的物品带入校园;
4、学生在校期间离校必须凭班主任签名的《学生进出校门记载》才能放行;
5、门卫要确保报警装置正常工作,做好校园周边及放学后校园的巡查记载工作; 6、用好周界报警和监控设备,使其发挥最大作用。。
加强校园防盗安全管理。按照要求,建立起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动静结合,点线面结合,各项防范措施相互配套衔接的校园治安防控网络。加强对重点部位的管理,会计室不超标准存放现金,严防盗窃事件发生。易燃、易爆和剧毒药品全部放入专用柜,严格手续,专项使用,专人管理。节假日期间安排学校领导行政值日,保持通信工具畅通,保证紧急情况下领导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
加强校园消防安全管理。完善校园内消防设施建设,加强维护管理,确保消防安全。消防通道确保畅通。认真做好消防器材的日常检查记载,经常全面检查维修,使其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加强校园用电安全管理。严格遵守行业规定,加强校园用电设备和线路规范化建设。校园电网线路应能承受并抗击特异异常天气灾害的侵袭。电气设备工作性能正常,无超负荷或缺相工作现象出现。
加强校舍安全管理。做好停车棚、校舍、楼道、楼梯的各项设施和照明设备日常检查与记载,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针对防止拥挤踩踏事故,从实际出发,在学生出操、集合、放学上下楼梯等活动中,不强调快速、整齐,并每日安排值日教师在楼梯间负责维护秩序,管理学生。
今年6月是第十一个安全生产月,从6月1日起,各学校在校门口和显眼处悬挂安全生产宣传横幅,张贴安全宣传标语,积极营造安全生产月氛围。6月4日开展安全教育和应急疏散演练。学校采用国旗下讲话、安全知识讲座、黑板报、宣传栏等形式,以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为主要内容,开展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增强安全意识。并对学生特别强调预防溺水淹亡事故提醒教育。
4、继续开展《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读本》学习教育。利用课堂教学、主题活动、班会等形式将安全知识传授到每个学生,使学生熟练掌握,提高学生防范安全事故的能力和水平,确保学校安全稳定。
(二)加强用车管理,确保安全
1. 认真贯彻省教育厅、省公安厅《关于印发<江苏省校车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精神,严禁学生乘坐超载的接送学生车辆和非法营运车辆上下学。发放告家长书,要求学生家长配合学校做好交通安全工作。加强交通安全管理。加强日常交通安全教育与督查,重点整治骑车吃东西、骑电动车、搭载、逆向行驶、并排骑车、追逐打闹、双手离把等违规行为。
2.学生上学公交化:在上级部门关心和支持下,与常州公交公司签订协议。安排好九里片的学生上、下学的交通问题。并及时与公交公司协商临时性的时间变更事宜。
3.学生活动用车:在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前,与具有资称的运输单位联系,并签订相关合同。
4.学校公务用车:本着从严把握、方便教师,严格控制公务用车。私车公用以补贴标准1.2元/每千米,每学期结算一次。
(三)加强校舍、校产管理
1、进一步完善校产、校舍管理制度,倡导良好风气,爱护学校设施、设备,尤其是强化责任意识。
2、严格校产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严禁乱拿、乱用、乱丢、乱放等不负责任的行为。
3、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扬主动服务教学的工作原则,加强用电用水和日常检修管理,坚持勤俭节约。
4、每月进行一次的财产检查,及时做好设施、设备的保养和维修工作,确保教学设施设备处在可用状态,并延长其寿命,保证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
(四)抓好绿化卫生管理
1、学校绿化管理承包合同,经常督促检查绿化区的管理工作,加强绿化管理人员的工作指导。巩固江苏省生态绿化园林式单位、常州市绿色学校的成果。
2、为节约经费,减少一名清洁工,因此进行卫生包干区的调整工作,开好一次卫生检查员会议。虽然清洁工减少,卫生状况没有受到影响。
3、加强对学生的绿化管理认识教育,教育学生自觉爱护校园绿化。爱护花草、树木,杜绝践踏草坪、折枝摘花现象。
(五)办好师生食堂,让师生满意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
要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切实提高对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对食堂工作人员进行一次业务培训,不断提高食堂从业人员的责任和食品安全意识。加大对有关食品卫生安全等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广泛普及食品卫生安全知识,提高广大师生的食品卫生安全意识,增强食品卫生安全防范措施,努力形成群防群控的良好局面。
2、周密布署,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
层层落实、责任到人,严把食品采购、质量验收和食品贮存加工等各个关口,要定点主渠道采购,保证食品原料安全。食品进货要索证索票,严禁采购假冒伪劣或“三无”产品及原料。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加工食品,严防食品交叉污染和二次污染。
3、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提高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水平。
建立健全学校食堂管理制度,如食品原料定点采购、索证索票制度;餐饮具消毒制度;食品加工操作制度;食品储存、销售、食堂卫生清理、食堂从业人员的管理制度等,建立健全各项台账资料,确保学校食堂建设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以提高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水平。
4、突出重点、精心组织,深入开展食品卫生安全工作专项整治工作。
开学前,认真组织开展一次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和饮用水卫生安全专项检查,检查内容要逐项落实,存在问题和安全隐患要及时整改。
5、进一步加强食堂工作人员的管理,定编定岗,以考核条例为依据,加强制度管理,注重食堂卫生安全管理,以“团结、激情、责任”为我们食堂员工工作目标,服务好全校师生。
6、加强成本核算,及时向学生家长公布食堂结算清单。
7、期初、期末召开食堂管理委员会会议,研究伙食费标准,汇报本学期食堂工作情况。
8、根据《劳动法》,讨论我校解决临时工遗留问题方案,制订今后临时用工制度。完善用工制度,使职工安心本职工作。
(六)加强学习,提高服务育人质量。
1、加强后勤人员对有关文件、政策、法规、业务知识的学习,提高后勤工作人员的政治水平和业务能力,做好服务育人工作。乐于奉献、能干肯苦,服从安排,积极为师生提供教与学的方便,确保教学工作正常、有序的开展。
2、规范后勤管理,充分发挥后勤人员的智慧和力量,改进服务方式方法,齐心协力,互相配合,提高服务质量。
2012年6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