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辅助栏目>>以往栏目>>教育科研>>继续教育 >文章内容
杜郎口中学:如何赏识学生
发布时间:2012-08-3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jky

如何赏识学生

杜郎口中学    徐利

有一种很简单的教育方式,它能满足学生的渴望,让学生保持一份良好的心境和状态,并感受到阳光般的温暖,使其满怀信心和希望!那就是赞美。

赞美学生,是教师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尊重;赞美学生,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教师对他的关怀;赞美学生,可以帮助教师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喜爱。

俗话说“良言一句暖三冬”。赞美学生,可以让学生获得情融融、意切切的心灵感受,这种感受会最喜欢花为积极向上的原动力,燃起学生的希望之火,唤起他们的进取心。所以,赞美是教育的秘诀,它可以使一个平庸的人变得伟大。正所谓“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今天的老师,要舍得赞美。说到底,赞美就是一种赏识教育,是一种情感投资,是催人向上、积极进取的“爱”的教育。教师要把赞美当成教书育人的一剂良药。只要充分发挥它的激励功效,科学地用好它,就能在教育这篇广阔的天地中有所作为,就能挖掘出学生的潜能,为社会培养出大批优秀人才。

赏识学生,要多看学生的“闪光点”。对于学生来讲,“闪光点”就是学生的优点长处,任何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长处。也不例外。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千方百计让学生的闪光点有用武之地,使学生的自尊心、上进心得到承认和强化,从而激励起学习的斗志,鼓足前进的勇气。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来谈一下如何赏识学生。

  一、给“问题生”创造做好事的机会,改变同学们对他的看法,树立“问题生”的威信。

去年,我刚接过一个毕业班,熟悉这个班级同学的老师便给我进行了评价:“老师,分到你班的刘成才是个‘宝’!” “这个学生没有一天不给班里添乱的。” “几乎全校出现的打架事件都与他有关。”听了老师们对刘成才的介绍,我就开始想:刘成才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学生呢?怎么会这么 “出名”?像这样的学生该如何进行教育呢?要不先给他个“下马威“,让他知道老师的“厉害”?分班后,学生还没到校,我就围绕“刘成才”这个名字想了很多很多。最终我意识到,像刘成才这样的学生靠粗暴管理是不起什么作用的。这个孩子从初一可能就接受了很多这样的粗暴管理,也应该积累了一整套的应付老师的做法,其结果还不是越管这孩子越感觉无所谓吗?换一种思路去转化孩子,说不定会有新的结果呢?

在开学的第一天,我与刘成才进行了第一次促膝长谈:“成才,我不管你原来的表现如何,今年,你分到了我的班里,我感觉这是一种缘分。在这里,老师送给你几句话:一个人的威信是通过做若干件事树立起来的,无论是正面的事还是反面的事,大家都要对你产生一个评价。正面的事做得越多,大家对你的评价会越来越高。反之,为班级抹黑的事只做一件,大家对你的评价就会不好。从今天开始,你每天都要争取为班级做好事,哪怕一件也行。只要你做了好事,我就在班会上表扬你。我相信,过不了几天,同学们肯定会因为你的进步而喜欢你,对你的评价会越来越高。你能做到吗?”“能!”我听到刘成才非常响亮的回答。看到他那因感动而有些脸红的表情,我感到很欣慰。趁热打铁,中午,我给刘成才提供了第一次为班级做好事的机会:用透明胶带将楼道内的白板分成12个小板块。我发现刘成才做的很仔细,用米尺测量,做标记,粘胶带,干的活很漂亮!我抓住这次机会,将我们全班同学集合到楼道里,对刘成才进行表扬:“同学们,刚才刘成才同学用透明胶带把咱们班的白板分成了12个板块,你看干的活多好啊!让我们鼓掌对刘成才同学表示感谢!”同学们的掌声很响,也很真诚,刘成才同学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更大的转变还在后头。下午,各班同学在操场上拔草,刘成才主动拿来了大扫帚,用水桶提来了凉水,让同学们消暑用。这一点,让我很受感到:刘成才由老师给他提供做好事已经发展到了自己主动做好事!我给班长李笑笑约定:只要刘成才为班级做了好事,我们就在班会上对他进行表扬。接下来,在课堂上,我惊喜地发现:每天统计各班级12名课堂参与积极分子,刘成才都是其中的一名。不仅上课不走神,还多次到黑板前给大家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一次月考,刘成才在年级中上升了85个名次。被大家一致推选为进入初三以来进步最大的一个同学。在年级全体同学的经验介绍会上,刘成才回顾了自己在初二年级的种种不良表现,发誓一定要做一个好孩子!今年,刘成才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茌平一中。通过刘成才的转变,我愈发感受到赏识对一个孩子的作用有多大,对一个孩子的转变有多重要!让我们牢记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的一句话:“作为老师,无论何时何地要想点燃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就必须学会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

二、让学习组长来赏识学生。

在学习小组中,学习组长作为小组中的负责人,和同学们学习、生活在一起,最能感受到哪个同学的进步最大。班主任老师可以每天抽10分钟的时间让每位组长来对同学们进行评价,表扬进步最大的同学。

三.让全班同学形成转化待转化生的集体舆论力量,对同学们进行赏识。

我们可以召开这样的主题班会:夸夸我们班的某某同学,他进步了。还可以召开互动式的班会:优点大家说,不足自己讲。这样在全班营造赏识同学的集体舆论,这种做法非常有效。

四、给家长报喜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赏识。

我们可以和家长联手,共同转化“问题学生”。对于学生的进步,可以发个短信,可以打个电话,可以发个喜报,形成共同赏识孩子的局面。

五、对学生进行赏识,不要唯成绩至上,我们要从多方面去赏识学生,或勤奋,或真诚,或勤劳,或乐于助人……

赏识学生,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从优点入手,激发学生的进取心,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品尝成功,为学生成长创设一个理想的心理环境,多给学生掌声和喝彩,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抬起头来走路。

对上课技能较弱的老师进行集中帮扶

杜郎口中学    徐利

我们数学组有的老师刚刚参加工作,还不适应我们的新教改,对我们的教学模式掌握得不太熟练。那我们就采用集中帮扶的方法使这位老师尽快地适应这种模式,熟练掌握这种模式,在这种模式中能够灵活驾驭课堂,提高教学技能。

   在上一学期,我校的赵爽老师是新招聘的一位刚刚大学毕业的老师,对于我们这种模式非常陌生。我们采用了以下做法,对这位老师进行帮扶,使这位老师尽快地成长起来。首先,我让赵爽老师听我们数学组优秀老师的课,来感知、感悟这种模式。第二,让备课组长宋彬手把手地教给赵爽老师预习笔记怎么做,预习提纲怎么编,展示课我们重点展示什么,追问什么问题,点评语又是如何设计。后来我们数学组在两周时间内,接连对赵爽老师连续听课三次。通过听课给她提不足,然后再听课再提不足,不断地让她进行课堂改进。中国教师报研修班来自河北魏县教育局的连保如老师曾经在一个月之前听过赵爽老师的一节课。在一个月之后他作为研修班的老师又走进赵爽老师的班里听课,他对赵爽的评价是:这次的听课效果与一个月之前简直是判若两人。

通过集中帮扶的方法,本学期我们又集中帮扶了吴新军老师,崔延华老师使她们的上课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能够跟上我们数学组教改的步伐。

1、两位老师存在不足

吴新君老师:

(1)       课堂上对学生管理松懈,有部分同学老师不配合。

(2)       对课堂的整体设计不够,经常出现展示任务完不成的现象;

(3)       对学生的赏识不够,经常呵斥学生。

(4)       对学生黑板板演检查的标准低,经常出现有错误查不出来的现象。

(5)       备课的深度研究不够,对学生的预见困难不足。

崔延华老师:

(1)       对学生的要求标准低,板演质量不高,画图不规范。

(2)       学生讲解和点评中的不规范语言不能及时指出。

(3)       教师的追问和点评能力不够。

一、指导措施

1.       每周举行三节公开课,把这两位老师作为重点的帮扶对象,通过全数学组的老师评课找出课堂中存在的不足,发现取得的进步。在评课过程中采用他评和自评相结合的方式。

2.       学案指导

杜郎口中学“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中的预习环节,关键是如何编制预习学案,我及时召开座谈会,把自己平时上课以及外出讲学效果比较好的学案编制技巧,与两位老师进行交流,帮助这两位老师尽快提高自己的学案编制技巧。

3.       学生评教

及时了解每位老师所在班级同学的意见,把同学们的心声作为两位老师改进的重点,让两位老师把自己的工作做到学生心中。

4.       安排听公开课,与抽查听课相结合,发现进步及时表扬,发现不足及时反馈矫正。

5.       榜样引领,及时让这两位听我们数学组优秀老师的课,初一刘卫修,初二宋彬,杨玲燕老师,初三李保国老师。通过听课,借鉴这些老师的优秀做法,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

6.       学会反思

“反思三年成名师”让这两位老师及时把自己在课堂中的成功尝试,创新做法,上课过程中的不足,失误及时进行总结,对两位老师成长的速度非常有帮助。

二、本学期两位老师的进步表现

吴新君老师:

1.       对课堂的整体设计有了很大进步,能够选择重点进行展示,每节课的达标测评环节时间充足。

2.       对学生的赏识跟原来相比有了质的飞跃。

3.       教师追问,及点评的针对性有了很大的提高,能够及时给学生总结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

4.       教师在课堂中的激情有了很大的进步。

崔延华老师:

1.       教师的激情跟上学期相比,简直判若两人。

2、教师对学生的规范性培养有了很大的进步(规范画图,规范表达,规范点评、讲解)。延华的课堂上学生板演展示的质量,学生的规范表达多次得到了值日校长,验评组领导的好评。

3、教师追问,点评的含金量有了很大的进步。

总之,在本学期, 吴新君、崔延华两位老师是数学组进步最大的两位老师,尽管这两位老师能力不是很高,但天天求进步,周周有发展,两位老师无论在工作态度上,还是上课技能上都有很大的提高,得到了各位领导老师们的一致好评。相信,这两位老师会很快成长为杜郎口中学的一位名师。

附录:吴新军老师的被帮扶的感受

到目前为止,我很清楚的记得一个月前的一节课,(数学组的全体老师都听了我的课)当时上的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性质及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预习课。那节课上得很不成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对学案的编制不太合理,尤其是不等式性质的编制没有遵循先由具体数字之间的不等关系再到字母之间的不等关系。(2)内容设计的多,知识点多,不应把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三个类型都预习。(3)最后抽测的效果很差。(4)自己追问的问题价值性不大。

上完那节课后,徐主任亲自找我交流,给我指出课堂存在的不足,并把自己多年的经验传授给我,为了帮助我更快地提升自己,让全体数学老师听我一个月的课(每周必听),并且只听三班的课,因为当时三班的课堂气氛不如四班。

在后来听课过程中,每听我一节课,徐主任都亲自给我评课,指出进步的地方,更主要是指出我下一步课堂、备课需要改进的地方,并且把其他数学老师的听课记录给我看,让我从中看出自己课堂中更多的不足与改进的地方及方法。通过一个月的听评课,在徐主任及各位数学老师的帮助下,我的课堂进步了。

一、           对学生态度的改进。

以前,学生板书出现错误或展示时学生说的不到位的地方,我常直接说出学生的错误并批评他们。这样不仅没能帮助学生改正错误还打消了孩子们的积极性。经过各位老师的帮助,我改变了对学生的评价。现在学生再出现错误,我不再直接指出,而是让同学们集体找不足,共同把错误指出来。有时让出错的学生先说出自己错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出错?并让他改正错误。例如在上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反馈课时,李绪健同学做这样一道题:   +x.把最后结果错求成x - 。我先让他自己找错,并让他把自己的错误说给全班同学听。他说的很好:“自己由于粗心,没有注意化简后的未知数的系数为负数,最后求解集时应改变不等号的方向,可我没有改变,同时我也希望同学们不要像我一样粗心,一定要用我们总结的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口诀:解不等式有准绳,方法就像解方程,乘除负数要注意,不等号变成相反的。”这样不仅能使出错的同学大胆的把自己错误说出来,还能使他今后不再犯类似的错误,同时对其他同学也起到警示的作用。

二、           自己的追问、点评有了进步。

虽然现在我追问的问题或点评语与优秀老师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有时点评语也起不到提升作用。但我觉得在数学组的大力帮助下我还是有一定进步的,我的点评有时也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比如在上一元一次不等式应用时有这样一道题:已知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小于15,这样的自然数组共有几组?把它们分别写出来。几位同学们分析如下:

杜振同学:(用教鞭指着题目分析)已知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小于15,有这句话可知不等关系为:这三个连续自然数相加的和小于15,所以我们就想法用式子把三个自然数表示出来,而题目问的是这样的自然数组共几组?可见直接设未知数没办法解决问题,因此,我们要间接设未知数,那设什么呢?……

丁传启同学:(没等杜振同学说完就走向前把他拉下去,自己分析起来)通过杜振同学的分析我们可设最小的自然数为x,则其它两个分别为x+1,x+2, 根据题意,得:

x+x+1+x+215 解这个不等式,得:x4,因为X为自然数,所以x=0,1,2,3,所以这样的自然数组共有4组,它们分别为,012123234345

商翠云同学:我认为也可以设中间一个自然数为x ,则其它两个自然数分别为 x-1,x+1,根据题意,得:x-1+x+x+115,解这个不等式,得:x5因为x为自然数,所以x=0,1,2,3,4,那么这样就有五组自然数组了,与刚才的那种设法多了一组,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是为什么?

(同学们窃窃私语,进行讨论,交流,大约过了半分钟的时间)

尹延卓同学:因为刚才设的中间的自然数为x,如果x=0,那么它前面的自然数就为“-1”,因为-1不是自然数,所以中间的自然数x0,因此,满足条件的x的值为1234,所以,仍有同样的四组自然数组。

袁芳同学:通过以上几位同学的分析我认为也可以设最大的自然数为x,根据题意,得:x-1+x-2+x15,解这个不等式得x6,因为x为自然数,所以=0,1,2,3,4,5

徐鹏飞同学:我认为x不能等于01,因为当x=0x=1时,那么它前面的两个自然数就出现了负数就出现了负数,所以x=0x=1不符合题意,因此,满足条件的x的值为2345,所以仍有同样的四组自然数。

几位同学们分析完后我接着追问:以上几位同学说了三种不同的设法,你认为哪一种设法最好,为什么?请同学思考一下!”

(同学们通过思考、交流大约过了半分钟的时间。)

崔延忠同学:我认为最好设最小的自然数为未知数,因为这种设法就不用考虑求得的未知数的值有不符合题意的情况,就像第二种设法如果我们考虑不全面的话,就认为有五组自然数组,第三种设法就有可能认为有六组自然数组。

接着我又点评:你分析的很透,那同学们请思考一下有没有更好的方法,不论我们设哪个自然数为未知数,都能避免刚才崔延忠同学说的那样呢?(提示:从自然数的特点这方面考虑)”

(同学们思考、讨论、大约2分钟的时间)

刘彪同学:我们可列不等式组来解决,因为是三个连续的自然数,我们都知道最小的自然数为0,因此,我们就从这点入手可知这三个自然数中,最小的自然数要大于或等于0。所以,若设这三个连续的自然数中最小的为 x ,可列不等式组为   x0

                              x+x+1+x+215

可求得0x4,所以符合题意的解为 x=0123                

(全体同学:哦!我明白了。)

……

通过我的追问,学生知道了这类题目设最小的自然数为未知数最好,并且考虑到最小的自然数大于或等于0,从而了解用列不等式组的方法比列一个不等式要好得多。

这道题展示完后我很高兴,为自己的进步而高兴,为学生的精彩表现而高兴。同时心中也在默默地感谢数学组的每位老师,正是由于他们的帮助,我的点评才有了进步,才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以上两点是我最近课堂进步最大的地方,有了这两点的进步也带来了抽测效果的进步。写到这里,又想起了领导经常说的一句话:“要正确对待别人给你提出的不足,别人给你提不足是对你最大的关爱。”是啊!现在我对这句话深有体会。在听我课的过程中,要不是老师们发自内心地指出我课堂的不足,现在我的课堂也许没有多大的起色,也许还停留在原来的状况 。“学生的点评不精彩、我追问的问题不能使学生发挥出我想达到的目的、不能使学生在我的一堂课上学到更多的解题方法与技巧……”今后我还有什么理由不认真对待老师们及领导给我指出的不足呢!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新北区奔牛初级中学    苏ICP备10201501号-2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奔牛中天南路61号
    技术支持: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