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学中开发利用社区文化资源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背景
美术是一种以审美与活动相结合的基础性社会学科,文化性是美术的一大特性,美术知识具有广泛性、参与性、现实性和易感性。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其价值体现在(一)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二)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美术教学既要传授知识技能、更要重视学生广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美术教育课程改革已逐渐走向成熟,许多地方把地方美术教育资源加以开发,利用,设置了许多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如金坛剪纸,坊风筝,北京京剧脸谱等。我校处于苏南水乡小镇,这里没有精彩的民间艺术,也没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却有历史文化悠久的资源,艺术传统氛围绵延的,社区丰富的文艺活动。随着学生减负和深入,学生的自主时间增多,充分利用校外的资源,来支持课堂美术教育,增强学习美术知识的现实效果,以及突显美术教育的文化性和参与性。
我校的大多数学生来自当地,水乡小镇以及周边和乡村环境他们都很熟悉,对社区文化活动有着丰富的体验。艺术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但首先得先去体验生活。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断提高,社区美术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学生处在社区美术文化中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如何使社区美术更好地支持校园美术教育,让学生的艺术心灵自由飞翔,同时又能优化其作用,减少不利影响,达到“随心所欲不逾规”,这些都为课题的实施提供了可能,另外,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中,也面怎样与现实生活相结合,配合进行“减负增效”的方针,如何提高美术教育提高审美,培养兴趣,促进发展的功能。通过课题研究,这些问题可以得到解决和学生综合能力得到增强。
二、概念的界定
社区美术文化是指在校外的历史文物、文化自然景观,社区文化活动项目等,各项与美术有关的环境,活动和氛围的总称。它有与美术爱好者可参与为前提,如参观历史文物(可采用写生、摄影、小论文、展板等形式)。这类课题在国内教育中尚无完整研究,可以借鉴的资源还很少,即使有各地的社区美术文化也有各自特点,故这里的社区美术文化特指奔牛初中学生所处的奔牛镇的美术文化特质。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1、社区美育活动的基本方法策略
2、如何通过社区现有资源激发学生体验、学习美术的兴趣,通过摄影、写生、调查、探访一系列活动,使美术生活化,常态化,让学生感到美无处不在,提高美术素养,掌握美术知识的重要性,激发学习热情。
3、研究初中美术教材中的知识体系中,哪些可以通过社区美术文化支持进行探究和拓展学习。
4、如何编写与教材相关的课外美术活动方案,参与活动方案,形成可行性推语辞手册。
四、研究的主要目标
1、如何利用校外资源,材料成主题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或制作,并提高学生参与意识和动手能力,改变社区美术文化对实中生审美教育与学校美育脱节的现状。
2、在研究过程中,学生学会一套有效的美术课外学习方法,心得、经验,让学生在学校的美术知识技能在社区舞各有用武之地。
3、通过对社区美术文化资源的利用和活动的参与,进一步提高初中生美术学习的效果,提高美术素养和为学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4、了解本地社区文化和传统文化的现状,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五、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分类新闻记者有关文献(包括文字、图形、视频等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理伦价值和资料价值的材料),得出一般性结论或者发现问题,寻找新的思路。加强理论学习,学习社区美术文化方向的相关理论和社科知识,研究如何在活动中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和参与的热情,为课题的顺利开展和实施提供保障。
2、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是一种适应小范围内教育改革的探索性的研究方法,其目的不在于建立理论,归纳规律,而是针对教育活动和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在行动研究中不断地探索、改进教学工作,解决教育实际问问题。行动研究将探索教育新行动与研究工作相结合,与教育实践的基本改革行动紧密相连。(特点是边执行、边评价、边总结、边修改)。该研究项目关键在于组织学生动手和身体力行参与到活动中,在活动中提高自己。
3、个案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就是对单一的研究对象进行深放而具体研究的方法。如对一个或少数几个特别有潜力或特别有兴趣或一些无胃无知的学生进行个案分析,后者如对某先进班级或学校进行个案研究。个案研究一般对研究对象的一些典型特征作全面,深入的考察和分析,以致达到熟能生七,也就是所谓“庖丁解牛”的方法。对个别特殊“厌动”的学生进行个案研究,安排老师个别指导,解决学生在思想上,动手能力上,自信心弱方面存在的问题,确保课外实验的完成率,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美术的信心。
4、案例研究法:一般认为,案例是对现实生活中某一具体现象的客观描述。教育案例是对教育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能够反映教育某些内在规律或某些教学思想,原理的具体教学,教育事件的描述,总结分析,它通常是课堂内真实的故事,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的真实记录。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对于同一个问题,我们三位老师可以建立各自的案例进行研究,然后进行对比研究,合成经验。
5、对比法:对进行实验的班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平行班级和上届学生进行对比,分析是否素质得到了提高。
六、注意事项
1、凡是参加研究的老师和学生都要注意安全,老师要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
2、集体外出活动如探访古迹,参与社会文娱节目和展览,参观景点,都会有老师带队。
3、学生个体的校外家庭美术活动方案有老师把关,引导学生在美术作品的创作和制作过程中,注意工具和材料的选择,不做危险的尝试。
七、保障措施
为了使课题研究扎实有序进行,特健全以下机制
1、组织保障:校领导特别是教科室的组织领导保障。课题实验工作纳入学校管理之中;制订学习研讨制度、通报例会制度、协作保障制度等各项制度。
2、师资保障:课题组成员年纪轻、观念新、功底厚、热爱教育事业,有科学态度和奉献精神,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组长:吴刚 男 38岁 中学一级 组员:吴建芬 女 38岁 中学高级;徐玲 女 32岁 中学一级;高素芬 女 33岁 中学一级
3、后勤服务保障:我校是现代化示范初中,有良好的设施设备,学校财务也有能力为本课题研究提供经费保障。
八、研究步骤
(一)课题准备
课题组座谈,交流成员会议、交流知己想法,明确组员的责任和义务,以了解计划研究的进展情况。
坚定课题责任状和课题动员大会,参与课题的人员坚定课题聘用的合同,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二)课题立项
向武进区教研室提出课题立项申请、争取通申请。
(三)课题实施
第一阶段(可行性分析,提出方案阶段)
撰写课题申报计划,进行课题分工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第一:进行文献研究,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学习,明确每一位成员的研究内容。
第二:材料梳理,分离出可以进行对学校美育有支持作用的社区美术文化资源、活动模式、探究方式、参与手法等课题实验内容。
第三:编定调查研究、实验的方案。
第四:组织进行方案的实施
第三阶段(反思、完善阶段)
第一:修改方案、撰写论文。
第二:请专家指导,提出改进意见。
第三:交流
第四阶段(总结、推广阶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