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各位同学,这次大赛我们初中组的题目共有三个:假如我是莫言、当时只道是寻常、看见你才知道什么是美丽。贺老师跟我说过:“你不擅长写那种小儿女的文章,这不是你的专长。”自从上次获奖以后,语文老师每天给我解读一篇名家作品,让我走进天地大语文的境界。于是我选择了第一个题目。其实和莫言结缘,缘于一堂语文课。有一天上课时,老师对我们说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今天这堂课我就和大家专门说说莫言。我记得贺老师说莫言的思想是厚重的,但他的灵魂却是轻盈的。所以,他的文字是色香味俱全的。她跟我们谈到了乡土文学,谈到了《红高粱》中的“我”奶奶,还谈到了作者苦难的童年和他作品中始终围绕母亲、苦难和饥饿的素材来创作。她还说,莫言是一个“花繁柳密处拨得开,风狂雨急时立得定”的人。我似懂非懂,很诧异莫言的文字到底有一种怎样的魅力,使我们的老师能够在大学时代在课堂上偷偷地读《红高粱》,熄灯后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丰乳肥臀》。我就回去让妈妈找了很多莫言的报道来读。所以获奖也是偶然。我要谢谢一直悉心关爱我的校领导和老师。下面我为大家读一下我的拙作。
假如我是莫言(2012年江苏省作文比赛初中组一等奖)
奔牛初级中学 庄之洁
莫言君在2012年荣摘诺奖桂冠,消息一出,举国欢然。或曰“纯文学复兴”,或曰“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另有质疑此为政治阴谋阳谋者层出不穷。各种迁客骚人多沦于此,览物之情,恐怕所得无异。说来亦奇,这样一个红人竟然“莫言”了。这岂不吊众读者胃口吗!于是,借着大赛东风,我还是狂想一把,如果我是莫言,我会……
首先,我会把那个诺贝尔奖的奖牌扔到王水里去。因为,就算这是真金,它上面也会有许多偏见带来的污点。据说,这金子上有对中国“经济老大”的恐慌;据说,这金子上有若干外交成功的秘笈。(喂,日本人,你们可以看这里!你们可以大肆宣扬“中华文化是个威胁”了!)
其次,我会戴上墨镜,穿上风衣,跑到书店里把自己所有写过的书买下来。我想用一个“在莫言出名以前不知莫言”的诚挚读者的眼光,来认真探讨作家潜意识流中的东西。这完全是那些乌烟瘴气的教授专家著书立传的目标。然而我又有不同,我想看看我的那片乡土中,是否真的土里有黄金。而我,是否真的是一个优秀的采矿者。不求被理解,但求心安。我想知道我的作品是否真的能被时光细斟慢品,是否隔了流年之后依然色香味俱全。我也想知道它的世界,是否能唤醒那批内心流离失所的浪子,让他们,不必回来。撕掉腰封,掀开扉页,这里有没有乡土之魂,乡土之泪?抑或只是乡土的燥热、愚昧和迷惘?到不了的地方叫远方,回不去的地方叫家乡。望不断的夕照中,是否真有那抔可以安心的黄土?
最后,我将不言后言之。虽然我叫“莫言”,我要为自己证明,我不是乡土文学复兴者,也不是纯文学代言人。不管我的今日辉煌是否照亮了许多文学青年的梦想,也不管诺奖背后的迷雾重重,阴风飒飒,我就是我,我还是我。我不会语言尖刻地讽刺当今时事,我不是韩寒;我不会把金钱世界的一切赤裸裸地展现剖析,我不是郭敬明。所以,肤浅的读者啊,请原谅我,我不拒绝成为你们的表率。把你们想说的话,通过我的“权威”的嘴唇来诉说。
然而,我必“言”之,为生养我的土地,为哺育我的精神。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真挚的读者啊,我将会以不同的方式,展现那片你们恐怕只能想象的,肥沃而贫瘠的乡土。
如果我是真金,我又何必言?
如果我是真金,何不让一些最真挚的灵魂,仔细理清破败荒芜下的脉络,断垣残壁中活着的心跳,剥茧抽丝那中华精神的本源。看见我在土里活着,在土里死去。看见我把一切重建,又把一切推翻,眺望我那最迢遥最凄清如雾如烟的燃烧的希望,为它的孤独和坚强默默流下眼泪?
伟大,只能被理解,不能被复制。能复制的伟大,就是精神没有信仰的表现。那不可朽灭的图腾啊!……
如果,如果这一切成真……
那就符合逻辑了——我不是莫言。
只是,但愿有一天,我能找到那片乡土,那心灵的归宿,那文学的发祥地,那希望之光。
我坚信,它就在我们每个人心中。祈祷上苍,让那文学,那现实中过于浮躁的文学,像找到乡土那样回归吧。
我们在此岸,莫言先生在此岸。衷心希望莫言先生能把文学送到彼岸,抑或是所有的前人,所有的后来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