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毕业考试改革政策、原则和思路
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在全国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基本完成实验阶段任务,进入全面推广阶段的大背景下,中考改革也就成了当务之急。考试评价制度的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没有考试评价制度的跟进和完善,课程改革也就可能停滞不前,甚至难以为继。
2008年,全国推进中考改革的力度明显增强。(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和完善中考改革的意见》(教基[2008]6号、2008年4月10日.以下简称《教育部中考改革意见》)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各地中考工作秩序的通知》(教基厅[2008]3号、2008年4月25日)两个文件的颁发。明晰了全国中考改革的基本政策和原则。《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和进一步完善中考改革意见等文件的通知)(苏教基[2008]6号、2008年5月14日),则明确了江苏省中考改革的基本规范和思路。
中考改革,是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评价与考试制度的必然要求,也是真正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我国的考试制度改革,历来艰难曲折。历史上的科举制度改革如此,现今的高考制度改革也是如此。不高不低的“中考”改革,似乎可以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突破口,但真正实行的时候,还是困难重重,借口多多,进程缓慢。因此,全面实施中考改革,已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
《教育部中考改革意见》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中考改革的原则和思路。教育部明确规定: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要适当减少考试科目,探索行之有效的考查方式,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考试、考查方式应鼓励采用纸笔测验、开卷考试、实验操作、听力测试、成果展示以及面试答辩等多种形式。各地应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增加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实践探究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考查和评估,并根据考查方式多样的特点,逐步建立并完善相应的管理规范及制度。”“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中考命题工作的管理和指导,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中考命题人员资格认定、命题与审题人员分离、阅卷过程监测、试卷质量评价反馈等制度。地(市)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命题的,应在命题结束后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并接受督查.形成命题质量监控保障机制。鼓励采取联合命题或委托命题等多种形式,逐步建立命题专业队伍,不断提高命题水平。”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对各市中考改革的指导和管理,从2009年起,我省将实行中考方案审核制度。省教育厅要求:各市教育行政部门要从关注学生学习和成长整个过程的角度设计中考方案。实践毕业考试的开考科目与组织形式应当有利于课程改革推进,有利于素质教育实施、有利于学生自主发展,不得与高考简单对应。初中生毕业考试要采用考试与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试科目的权重原则上依据课时比例确定,考查科目必须实行等级制计分。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应高度关注学生成长的基础性发展目标,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中考方案的重要内容,并占有重要分量。各地要建立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保证综合素质评价得到有效实施,保证学生成长记录袋在高中招生中发挥积极重要的作用。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以及我省中考制度改革指导意见的精神,了解.掌握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部分学科教学的质量状况,省教育厅决定在2009年中考时对部分学科实行全省统一命题与考试。实行全省中考部分学科统一命题与考试,是在课程改革背景下对义务教育终端教学质量的一次调研和评估,是加强义务教育质量监控和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这对学科教学进行有效分析和指导、进一步落实课程标准和深化课程改革、建立科学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为防止出现打乱正常教学秩序,应对数学、物理两科统一命题考试,防止不法书商借机牟利,省教育厅强调:两门学科的中考只是由省教育厅为各市提供统一试卷的样卷,具体试卷的印制、考试组织、阅卷登分等工作,均由各市自行完成。省教育厅不收取任何费用。省教育厅为各市只提供两门学科的命题思路,不出台考试说明,不编印任何复习资料。命题的根本依据是两门学科的课程标准,而不是两门学科的某一版本教材。教育厅要求各地教育行政及教研部门要正确引导学校组织教学和复习,严格遵循课程标准和命题思路,不为社会上各种复习考试资料所误导。省教研室及其教研人员不以任何名义参与复习考试资料的编写。凡参与社会机构组织的复习考试资料编写的人员,一律不得参加省命题工作。考试结束后,省教育厅将组织抽样调查分析,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教学的指导意见。省相关部门不做全省范围的分数统计。不对市、县(市、区)和学校按考试成绩排名次。
为搞好全省中考数学、物理两科统一命题考试工作,保证两科命题考试平稳顺利实施,省教研室通过各种研讨会和工作会议的方式,对数学和物理两科全省统一命题与考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应对策略。
但令人不能容忍的是,出于各种目的,有些人仍然以“信息卷”之类的新花样增加学生负担,获取学生、家长钱财;不可思议的是,竟然有人把13个省辖市以往的中考试卷直接拿来让学生都做一遍,既浪费学生时间,也增加学生负担,这无异于盲人摸象。在此,我们呼吁全省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抵制那些混淆视听的言行。
作者:鞠文灿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中心)
【链接】各地中考面面观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考离我们越来越近。据悉,2009年我省普通高中计划招生约47万人,各类中等职业学校计划招生48万人。中考关系到近百万名初中毕业生的升学去向,也牵动着千家万户老百姓的心。那么,今年中考有哪些变化?中考到底怎么考?从盐城、南京、无锡、泰州四市已经公布的中考方案.读者或许能够管窥一斑。
盐城:综合素质评价开始作为录取依据
今年盐城市中考改革力度较大,考试科目为3+3+1模式,其中第1个“3”为语文、数学、英语;第2个“3”为3个综合学科:综合I为物理和化学.综合Ⅱ为政治和历史,综合Ⅲ为地理和生物;“1”是体育。考查科目为:理化生实验、信息技术、艺术、劳技、研究性学习等。其中理化生实验、信息技术考查由市统一命题,考查方式由县(市、区)教育局确定,市组织抽查。艺术、劳技、研究性学习等的考查方式由各县(市、区)决定。考查科目的考试范围均为《课程标准》中规定达到的初中教学目标要求。
该市将综合素质评价分为道德品质、公民素养、交流与合作、学习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6个方面。道德品质、公民素养、交流与合作3方面,凡符合基本标准者,可评为合格;学习能力、运动与健康、市美号表现3个方面.分为A、B、c、D等4个等级。体育分值为40分,占文化成绩的5%,考试方案由市教育局体卫艺处另行制订。
该市继续坚持热点高中指标定向分配到一般初中录取的制度。全市热点高中一律安排50%的统招生计划定向分配到一般初中录取。
南京:热点高中指标生计划继续保持50%比例
南京市今年中考政策总体保持稳定,有3点微调:一是数学和物理全省统一命题,数学卷面成绩为150分,南京市折算为120分:二是英语听力和口语合并为同一时间在计算机上考试;三是体育考试满分由30分提高到40分,中考总成绩相应由。730分调整为740分。
2008年.南京市高中指标生招生计划由占本校计划的30%提高到50%。指标分配时对公办初中和小班化实验初中进行倾斜(平均每30人就有1个指标生计划),使免试就近入学的考生有更多进入名校就读的机会。市属高中南师大附中、金陵中学、第一中学、中华中学和区、县属高中江浦高级中学、江宁高级中学、六合高级中学、溧水高级中学、高淳高级中学指标生比例均为本校招生计划的50%。今年继续保持这一比例。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升学与南京籍考生相同。就读于本市初中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如在南京继续升学的,应在就读学校报名、填报志愿。录取政策与所在区、县的南京籍考生相同。升入普通高中的学生在报考普通高校时,按国家和江苏省的有关文件规定执行。
无锡:增考历史科目
今年无锡市中考人数达53000余人,与去年基本持平。根据无锡市教育局公布的《2009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考查方案》,2009年该市的中考政策在基本保持稳定的同时,进行了几方面的调整。
增考历史科目,试卷总分100分。2009年,无锡市中考科目在2008年7门的基础上,新增加了一门历史科目,共计8门。历史科目采用闭卷考试形式,试卷总分为100分,升学成绩按整卷实际得分的50%计。考试时间为60分钟。增考历史主要是为了与高中教学内容相衔接。同时省内其他12个省辖市的考试科目中早已有历史科目,无锡以谨慎的态度,直到今年才增加历史科目,与省内其他城市接轨。
各科考试时间也相应调整。其中,英语考试用时由120分钟调整为100分钟;思想品德考试用时由100分钟调整为60分钟。今年数学和物理学科均由省统一命题,考试时间均安排在6月17日,无锡中考科目日程设置也因此进行调整。由于今年英语听力将和口语一起在中考前考完,因此英语考试时间缩短20分钟。
英语听力、口语考试人机对话。根据省教育厅有关通知,2009年全省中考英语听力和口语考试将首次全部采用自动化考试方式,即人机对话方式。为使学生适应考试方式的变化,该市教育局统一组织全市初生学生参加适应性训练,并将根据中考特点和要求,进一步做好机器调试与考试组织工作。
泰州:中考升学总分与往年不一样
泰州市今年中考数学、物理两门学科由省统一命题,物理满分值由原来的120分变为100分,中考升学总分由原来的810分降为790分。
网上阅卷取代传统人工阅卷。今年该市教育局统一组织中考文化考试的阅卷工作,各门学科首次实行网上阅卷。网上阅卷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全新的阅卷方式,它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图像扫描识别技术为支撑,阅卷人员不在考生的原始答卷上评分,而是利用计算机借助于考生答卷的电子图像评分。网上阅卷的好处在于,一是有效减少人工阅卷的误差。确保阅卷质量,提高考试的公平性、公正性。二是减少人力消耗,缩短阅卷时间,提高阅卷工作效率。三是方便收集各学科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有利于教学研究和分析.为今后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根据省教育厅要求,2009年泰州市指标生计划数比去年提高10个百分点,为该地区招收统招生数的50%。四星级普通高中指标生按照考生志愿和分配到考生所在初中学校的指标。依据中考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指标生录取最低分数线可低于非指标统招生投档线30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