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教研组建设>>理化信息组 >文章内容
融合信息技术 构建高效课堂 ——记新北区初中化学优秀教师培育室第21次活动
发布时间:2021-10-16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魏军

融合信息技术 构建高效课堂

——记新北区初中化学优秀教师培育室第21次活动

 

20211015日下午,常州市新北区初中化学优秀教师培育室第21次活动在奔牛初级中学开展。由奔牛初中的高叶锋老师和罗溪中学的许灵敏老师分别开设了以“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分子和原子”、“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为主题的示范课。

高叶锋老师结合社会热点话题——神州13号载人飞船发射,以太空中水获得的途径为情境,引发学生思考蒸馏水和氢氧燃料电池造水的微观实质。通过在双氧水和水中加入二氧化锰的对比实验,理解物质的化学性质是由构成物质的微粒保持的;通过建立蒸馏水、电解水过程的分子模型,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微观本质;通过利用学习通平台、平板电脑等信息化手段,丰富了化学课堂的呈现形式。高老师精心设计问题引导任务型教学,让学生在交流、合作、探究中完成学习任务,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提升。

                                               1.jpg

许灵敏老师以学生生活中常见的豆腐为载体,设计了元素与人体健康和元素的概念两个环节。通过观看视频中豆腐中的营养成分,了解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体会元素的重要作用;通过建立分子模型,让学生从微观的角度认识元素和原子的区别与联系,引导学生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角度进行概念理解;通过借助信息化手段的课堂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及时有效的反馈出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许老师利用身边的物质,从生活走进化学,让学生感受到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有效的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2.jpg

课后,新北区的老师对两节课进行了点评。赵雨梦老师认为高老师的课以水为主线贯穿始终,课堂上多处利用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体现了化学学科价值,让学生也知道构成物质的微粒给社会带来的贡献。李晓霞老师认为许灵敏老师的课将信息化与学科内容相结合,利用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提高了课堂效率。

李超老师指出两位老师以生活中、社会上的情境引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分子模型,体现宏微结合;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使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是两堂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好课。

李旭凯老师认为两位年轻老师的课堂充满了朝气与活力,两节课主体和环节设计精巧,贴近生活。高老师的课从建构到应用再到总结,各部分环环相扣;许老师的课活动形式多样,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课堂中运用分子模型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宏观的现象微观化,充分体现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3.jpg

魏军老师认为,他们的课有以下三个特点。1.注重情境的创设。整节课紧紧围绕时事热点情境——“宇航员如何获得水”入手,将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情境生活化;从化学的视角对“水的二种获取方法”的宏观现象及其微观本质的研究,有效的引发学生的认识冲突,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意。2.注重知识的建构。一是抽象事实建构,以水及过氧化氢化学性质的的实验事实,从而建构宏观观象的差异是由于微观分子的种类不同所决定的。二是借用移植建构,从分子构成的物质,到原子构成的物质,再到离子构成的物质,从而建构出物质的化学性质是由构成它的微粒所保持;三是比较研究建构,从电解水与蒸馏水,从自来水与纯净水的比较,建构出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微观本质差异。3、注重技术与化学学科的整合。应用智能终端,使每个学生都能乐于参与其中,同时信息技术能及时评价,基于大数据的教学,放大实验现象,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及时的实现补偿性教学。两位老师“以材施教、以技施教、以生施教”,教学内容以教材为中心,教学过程中使用了信息化的互动技术,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课堂提问建立在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上,最后提出问题: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有没有更好的应用模式?

4.jpg

活动最后,周文荣校长对两位年轻老师的课作出一下几点评价:1、紧扣主线展开。课本第三章的内容旨在培养学生宏微结合的素养和证据推理的意识,让学生真实感受到微观粒子对生活的有用之处。2、学习环节清晰。各部分环环相扣、过渡自然。3、技术运用熟练。充分将化学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相融合。4、及时巩固训练。课堂上通过随堂练习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5、注重素养培育。从演绎到归纳再从归纳到演绎,提升了学科素养。6、学科特征明显。体现在三重表征、宏微结合和学科运用三个方面。

半天的活动使培育室的学员们收获颇多,希望学员们能多思考、多发现、多学习,与时俱进,将信息技术和化学学科相结合,构建形式多样的课堂,提升教学质量。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新北区奔牛初级中学    苏ICP备10201501号-2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奔牛中天南路61号
    技术支持: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